正文

第七章 喧囂(3)

紅浮萍 作者:李彥


夜深了,女孩仍躲在我家走廊的黑影里,不肯離去。媽媽回到家中,已近午夜??粗牬罅梭@恐雙眼的女孩,聽著樓上一片叮咚亂響,媽媽不敢怠慢,匆匆拉上窗簾,連夜開始清理家中有“封資修黑貨”嫌疑的物品。

她從柜子里搬出了幾大本家庭影集。先挑出解放前外公外婆、舅舅姨姨,還有媽媽各種各樣穿旗袍長衫馬褂的舊照,接著,又揀出爸爸在蘇聯(lián)期間穿西裝皮鞋與高鼻深目的外國人的一堆合影。

如何處置,媽媽犯了愁。點火燒掉,不敢。若讓鄰居嗅到煙味,無異于引火燒身。撕成碎片從抽水馬桶中沖掉,也擔(dān)心。小區(qū)居民傳言,有人把金戒指、金耳環(huán)丟入馬桶沖走,卻被革命警惕性高的掏糞工人從污水管道中撈出來,順藤摸瓜,揪出了暗藏已久的美蔣特務(wù)。

媽媽的目光落在我臉上,終于有了辦法。

第二天上午,我和弟弟背著書包溜出門,來到了玉淵潭湖畔,一邊在岸旁的雜樹林里閑逛,一邊趁四野無人,迅速掏出一張張照片,撕碎后扔入湖中。就這樣,一路走,一路扔,我和弟弟將歲月和親人留下的無數(shù)珍貴記憶,毀滅得無影無蹤。

接下來處理的是家中大量的藏書。一連三天,我和弟弟把媽媽收藏的文學(xué)作品,爸爸大批的外文專業(yè)書,有俄文的、英文的、日文的,一筐一筐,拖著拉著,送到幾里地外的廢品收購站。

廢品收購站里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人們都在及時清理家中的物品。賣書的最多。本來以為,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一趟趟運去的書,按照每公斤一分錢的收購價格,總不會讓我們白跑。然而,收廢品的工人拿起幾本翻了一下,就說“外文書都是毒草,不能回收”,隨手指指,讓我們把筐子抬到他身后不遠的火堆旁。

熊熊燃燒的書堆旁,站著一個文質(zhì)彬彬的年輕人。他穿著一身洗得褪了色的藍布學(xué)生裝,戴一副白邊眼鏡,似乎是個大學(xué)生。他趁廢品站的工人不注意,慌忙搶著抓著,從火堆里救出幾本書來。看到我們筐子里滿滿的精裝外文書,他十分禮貌地問:“可以讓我看看嗎?”我點了點頭。

他彎下身子,迅速地翻看著,一面看,一面輕輕地搖頭,連說可惜。他抱走了幾本后,我和弟弟便抬起筐子,將剩下的書全部傾倒在火堆上,看著它們在烈火濃煙中化為灰燼,裊裊升空。

賣完書,回到家中,發(fā)現(xiàn)奶奶正坐在床上,手舉一面鏡子,撫摸著一頭長短不齊的白發(fā),長吁短嘆:“老天爺呀!老天爺呀!我都七十多歲了,這是要做啥呀?”

原來,奶奶和幾個老太太被叫到樓下去開會。奶奶拐著小腳,一步一扭,好不容易下了樓,就被揮舞著剪刀的女紅衛(wèi)兵一個個按著頭,鉸下了盤在她們腦后幾十年的“封建疙瘩”。

正說著,樓道里突然傳來一片哭聲。我和奶奶奔出去看,原來是幾個地主家庭出身的老太太,正被紅衛(wèi)兵們逼著,與她們的家人告別,被遣送回鄉(xiāng),監(jiān)督勞動。

奶奶見勢不妙,開始整理包裹,收拾細軟,隨時準備逃離京城這個動蕩不安之地。妹妹寄宿的幼兒園,此時也已關(guān)閉。媽媽每日早出晚歸,無法照看我們?nèi)齻€孩子。而爸爸在那年春天調(diào)往古城西安工作,已數(shù)月未歸。于是,媽媽當機立斷,托順路人將奶奶和五歲的妹妹帶到西安,送到了爸爸身邊。

幾天后,一戶四口之家搬入我們單元,占據(jù)了奶奶的那間臥室,和我們共用廚房、廁所、儲藏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