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知道了消息!
但是為什么他不但沒有帶人來救巖場,反倒是讓守場子的人走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微微搖了搖頭,一時想不出來的事情,就先別去想它吧。緊了緊手上的家伙,我走向了那排平房的其中一間,重重一腳踢在了薄薄的木門上面。
片刻之后,巖場就像一個小時之前的洗腳城一樣,在我們的摧殘之后,化為一片狼藉。
與洗腳城不同的是,后者可以供我砸壞的東西非常之多,而巖場里面,卻只有幾臺開山的機子,兩張破舊的翻斗貨車以及這一排三間低矮的平房。
我們砸壞了所有能砸的東西之后,在兩張車和幾臺機器上潑了汽油,將它們點了起來。
遠遠地站在安全范圍之外,兩張車燃燒的熊熊大火映射到我們臉上,閃爍不停,空氣中傳來了橡膠燃燒時的那種惡臭味道。
我伸手拿過周波手上的雙管,走到了其中一間平房前面,對著掛在門邊的白牌子,猛地打了一槍。
之后,扭過頭來,看著旁邊一臉煞白的何姓勞工說道:“告訴你們老板,他打了我的牌子一槍,我這一下還給他了!”
在開向九鎮(zhèn)的車子上,我問胡瑋:“小瑋,九鎮(zhèn)的人都準備好了沒有?”
“準備好了,在鎮(zhèn)前面等著我們呢?”
下一步,我要砸的是三哥的第一個產業(yè),也是他最大的產業(yè)——水泥廠。
我絲毫沒有懷疑,最多一兩個小時之后,水泥廠也會像方才的巖場和不久之前的洗腳城一樣,化為一片廢墟!
23
讀初中的時候,不記得是在歷史課本還是地理課本上面,有著一篇介紹意大利的課文,里面就提到了佛羅倫薩城和比薩斜塔。而我對于這個城市和這棟建筑的最初理解,就是由課本里面那短短的幾段文字和一幅粗制濫造的小小圖片開始。
通過課本,讓我知道了佛羅倫薩又叫做翡冷翠,意大利語中的意思為“鮮花之城”(無論是中文譯本還是意文本身,都是一個意境無窮的美麗名字)。全城擁有著四十多所博物館和美術館,六十多所宮殿,以及風格迥異、大大小小的無數教堂。同時它也是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和歐洲文化體系的發(fā)源地,號稱藝術與建筑的搖籃。
身臨其境的佛羅倫薩確實很美,不過也許因為它最大的魅力是已經融入到了這個城市骨髓里面的文化和藝術氣息,而我偏偏又是一個書讀得并不多的粗人,所以我體會不到這種氣息,它的美也并沒有震撼到我,我覺得在歐洲很多古城都可以找到相似的感覺。
佛城尚且如此,斜塔豈能異常乎?這是我當時的想法。
一天之后,也就是公元2009年4月11號的那一天,我這個近乎無知的想法被完全改變了過來。
那一天傍晚快要日落的時候,在三個朋友的陪伴下,我來到了鄰近這座千年古城的另一個小城比薩。由于中學課本上面那幅不負責任的黑白畫圖造成的影響,一直以來,我對位于比薩城的那座斜塔都沒有留下過多美好的想象,當然就更沒有想到過它的魅力會如此震撼到我。
在看見比薩斜塔之前,我真的是沒有抱太大期待的。
因為這些年,先后也曾見過一些據說不得了的人和據說不得了的景,真正見到之后才發(fā)現,再不得了的人也無非是一個人,再不得了的景也無非只是一個景。
但是見到斜塔的那一刻,我卻真真正正地被完全震撼住了。
寬大的廣場上,橫跨著一座美麗的教堂,教堂的斜前方聳立著一個同時體現了傾斜與穩(wěn)當、危險與安全等極端感覺,卻又毫不矛盾,且美麗非常的白塔。絢麗的夕陽從我臉龐的左前方投射在白塔上,映射出一層朦朧而柔和的光影。人們分散在廣場的不同地方散步、閑聊、拍照、戀愛、驚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