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點(diǎn)點(diǎn)頭又搖搖頭:“只要和爸爸媽媽在一起,住哪里都好。”
阿秀嘆口氣不再說話了。
阿秀久治不愈,病情越來越重,不僅下不了床,還時時陷入昏睡之中。常福生不再去拉纖,只天天守著她,但也一籌莫展。老王得知,勸他請法師來作法。他半信半疑,無奈中心想死馬當(dāng)活馬醫(yī),也許能好也不一定。
法師來了,穿著一件怪異的打著許多補(bǔ)丁似的袍子,臉上畫得五顏六色,十分猙獰。采采看了心中害怕,嚇得直往常福生身后躲。但常福生正心煩意亂,一把將她推開。按法師的要求,常福生扎了一個稻草人,法師將中指刺出血,滴在稻草人身上,并親自背上草人,走遍棚內(nèi)每個角落,口中念念有詞,邊走邊施法術(shù),矮小破敗的窩棚都要被他的鬧騰掀翻了似的。
如此這般折騰,阿秀昏睡著全然不知。采采不敢進(jìn)去,哆嗦著在棚外守了一夜。到快天明時,法師一邊咒罵著,一邊用尖刀、鐵釘?shù)却倘氲静萑说男呐K,然后把它交給常福生說:“拿到外面燒掉吧,稻草人已替病人死了,病人很快就會沒事了?!?/p>
常福生謝過他,付了報酬,小心地點(diǎn)火把稻草人燒掉了。看著熊熊的火光,他感到心里升騰起了希望。采采也很開心,覺得法師雖然可怖,但如果媽媽的病能好,她依然很感激他。
然而阿秀并沒有因此好起來,病情仍是一天重似一天。
寧河鎮(zhèn)旁邊的寶源山上,有一個仙人洞,傳說有位樵夫上山打柴,無意中走進(jìn)洞里,看到兩位老人在一塊石頭上下棋。便在一旁觀看。一局終了,樵夫拿起斧子想要回家,卻發(fā)現(xiàn)斧子的木柄已經(jīng)朽了,斧頭也成為一塊銹鐵。他奇怪地走回家,發(fā)現(xiàn)路也變了,村子里的人也不認(rèn)識了。說起認(rèn)識的人,他所在的朝代,有人驚呼:那已經(jīng)是一千年以前了呀!樵夫才反應(yīng)過來,原來自己在洞中遇到的老者是仙人,想不到觀棋的一忽兒,世上已過了千年。后來,人們便把這個故事稱為觀棋爛柯,把樵夫遇仙的洞稱為仙人洞。
這個故事在當(dāng)?shù)亓鱾魃鯊V,采采自然也聽說過。她心想:法師不如仙人有用吧,既然可以求法師,為什么不去求仙人呢?她還依稀記得,有個說書先生說過一個故事,也是一個人誤入洞中,見兩老者下棋,那人知遇上仙人了,急忙回去帶了一大塊鹿肉來。仙人下棋入迷,不知不覺吃了他的鹿肉,他趁機(jī)求仙人給自己重病的父親改壽。仙人吃了他的東西,不好意思不替他辦事,只好給他父親加了壽。于是他父親病就好了,又活了很長久。這么一想,采采就決定去仙人洞。
但是采采很犯愁,不知道準(zhǔn)備什么禮物去送給仙人。家里并無什么吃的,更沒有肉,其他東西也都破破爛爛的,一些用了多年缺了口的碗,被火燒得黑糊糊的鍋,露出棉絮的被子……仙人也用不著這些東西呀。她想啊想啊,最后決定帶上父親那年給自己攢的那一疊漂亮的玻璃糖紙,還有一個彩色的小木頭人,那是幾年前一個走街串巷的貨郎,看她可愛送給她的。雖然彩色的油漆剝落了,但仍是她童年中唯一的心愛的玩具。
采采來到寧河鎮(zhèn),從鎮(zhèn)上一條小路爬上寶源山。山真大呀,她爬得腿都軟了,也沒找到仙人洞在哪里,還迷了路,想倒回去也不知怎么走了。以前住在鎮(zhèn)上的時候,她也常爬到山上玩,但從來沒有走過這么遠(yuǎn)。她坐在小路邊,哭起來了。
一個打柴的人經(jīng)過,問明了情況,指給她仙人洞的位置,但說那里很少人去,半山上也沒路,很難走到的,勸她一個小姑娘別去了。
采采答應(yīng)著,等打柴人走了,卻仍然向上爬去。從下面往上看,仙人洞好像懸在半空,上下左右都沒有路,洞口垂著幾根上面掉下來的藤蔓,顯然已經(jīng)很久沒有人進(jìn)去過了。
她看了看腳上的新草鞋,想到新草鞋不打滑,鼓起勇氣繼續(xù)爬。鋒利的野草割傷了她的臉,帶刺的荊棘刺破了她的手,掛爛了她的衣服。但她全然不顧,終于爬到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