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卡什現(xiàn)在經(jīng)營一家公司,為企業(yè)和居民設施提供創(chuàng)新的安全系統(tǒng)。他詼諧地說,這可謂是最強大的力量,以色列缺少四個“總”―總領土、總人力、總時間、總預算。“但是如果缺少總人力的話,就什么事也干不了。我們不能像其他國家一樣配置那么多的軍官,所以我們的軍士做的其實就是陸軍中校的工作。確實如此?!?/p>
人力資源的匱乏同時還是另外一個現(xiàn)象的原因所在,那就是預備役部隊在軍隊中的作用。這或許可以稱得上是以色列國防軍最具特色之處了。與其他國家不同,預備役部隊是以色列軍隊的支柱。
大部分軍隊的預備役部隊只是常備軍的附屬物,常備軍才是國家安全防衛(wèi)的中堅力量。但是,在以色列一個這么小的國家,面對數(shù)量遠遠超出自己的敵人,從一開始他們就很明白,他們的常備軍是不可能強大到能對付如此大規(guī)模的襲擊的。獨立戰(zhàn)爭之后不久,以色列的領導人就決定構建一種獨特的軍隊結構,預備役軍人不僅單獨編制,全員都是預備軍人,而且指揮官也由預備軍人來擔當。在其他國家,預備役部隊一般是由常備軍的軍官來指揮的, 而且在正式投入戰(zhàn)爭之前,至少也會有幾周或者幾個月的新兵訓練。“沒有哪個部隊依靠的主力是一群剛剛招募來兩天甚至一天就投入戰(zhàn)爭的戰(zhàn)士。”勒特韋克說。
沒有人確切知道以色列獨特的預備役制度是否會奏效,因為從來沒有哪個國家敢于這么做。甚至到了今天,以色列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這種制度的國家,正如美國軍事歷史學家告訴我們所說:“用這種方法管理軍隊實際上是很可怕的。但是以色列人做得很好,因為他們別無選擇?!?/p>
以色列的預備役制度不僅僅是這個國家創(chuàng)新的一個例證,同時,它還是國家創(chuàng)新的催化劑。當一個出租車司機能指揮百萬富翁、23歲的年輕人訓練自己的叔叔時,等級制度自然就消失了。預備役制度從本質上強化了這一點,反等級的理念在以色列社會隨處可見,從作戰(zhàn)室到教室,再到董事會會議室,它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