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學習會我也參加過幾次,當時人人都有很高的熱情。直到經濟形勢開始衰退之前,這種熱情一直都在延續(xù)著。
日本人對于經濟與金融的無知和漠不關心,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看來,這完全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在英國,從孩子小時候父母就開始教他們一些關于資產管理方面的知識。說到盎格魯-撒克遜人,那更是厲害了,甚至說他們天生就有資產管理這方面的知識也不為過。在他們小的時候,父母就讓他們自己去支配和管理金錢,父母從小就對孩子進行這種教育,而不是等孩子長大了以后再教育。在他們的普通家庭中,甚至是飯桌上都經常有這樣的對話:怎樣投資更好一點呢,現(xiàn)在哪種農作物的回報率最高等。
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教育,等長大后真正參與到現(xiàn)實的金融世界后,他們就會如魚得水。這樣的優(yōu)秀人才現(xiàn)在都集中在倫敦、蘇格蘭以及愛丁堡的SOHO環(huán)境中參與著資產管理工作。正因為如此,英國的經濟發(fā)展才能維持比較好的形勢。
現(xiàn)在的英國已經從以前的“敗北主義”中解脫了出來,就像過去構建殖民地帝國一樣,正在接受風險的洗禮。
盎格魯-撒克遜人世代傳承著金融的基因。
日本沒有學習的氛圍
舉個例子,就像前面說過的,日本人在去世的時候還有大量財產,而這種情況是不會發(fā)生在意大利人身上的。至于美國人,他們個人財產最多的時候是在48歲,從這之后個人財產會逐漸減少,這和日本人直到死個人財產還在不斷增加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另一方面,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的世界里是沒有遺產稅的,所以也可以把自己的財產傳給后代,也就是說資產具有連續(xù)性。所以父母會盡可能地給孩子灌輸資產管理的知識,而這種傳承的習慣也被繼承了下來。
意大利、新西蘭、澳大利亞這些國家也是沒有遺產稅的,還有加拿大、瑞士、瑞典也沒有遺產稅,連日本群島附近的帕勞共和國和馬來西亞也沒有遺產稅。美國提出要在2010年停止征收遺產稅一年。英國、法國、德國也正在討論廢除遺產稅制度的問題。英國首相曾在其競選活動中對民眾承諾要廢除遺產稅(圖3-2)。這些盎格魯-撒克遜國家要用資產課稅來代替遺產稅,這種取消遺產稅的同時用資產課稅來繼續(xù)保證國家稅收的做法是合乎道理的。
圖3-2沒有遺產稅和正在討論廢除遺產稅的國家
資料來源:綜合各種報道資料,.BBT綜合研究所
在這一點上,日本的稅收制度是帶有懲罰性的,所以它又成了使日本人變成“經濟文盲”的一個原因。所以我有時候也覺得日本人不學習的習慣實在是讓人生氣,但是想想即便他們會學習、愛學習,能用學到的知識管理好自己的財產,可到了最后自己的財富卻被國家拿走,也真是夠慘的。
日本有沒有能夠正確學習資產管理的大環(huán)境,這值得懷疑。
日本的經濟雜志告訴人們的盡是一些怎樣能發(fā)大財的方法,要么就是長篇累牘的財務策劃顧問(FP)的廢話。我倒并不是不認可財務策劃顧問的存在。我只是想說,我非常懷疑這些財務策劃顧問是否真的是在為個人的投資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