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莊的人利用股市的某些規(guī)律、利用自己的強大實力,在一段時間內(nèi)人為地控制股價走向,使自己擁有散戶望塵莫及的主動權(quán),從而獲利。
在股市的大盤呈上升趨勢的時候,個股輪炒是一種經(jīng)常看到的現(xiàn)象。假如把握得不很準確,那么中小投資者有可能把一個牛市當成兩個牛市來進行運作,那么會獲得很高的利潤。想找到莊家的大牛股其實并不是很難。在通常情況下,被莊家看中的股票都是中小投資者看不上眼的股票,它們在很低的價位上停止不動,每天的成交量非常少,好像進入冬眠期一樣。但是恰恰是這一類的股票,如果被喚醒,就好像火山爆發(fā)一樣,會出現(xiàn)大幅的上升趨勢。所有莊家的操作方法都是經(jīng)過以下幾個階段:
(1)低價吸籌階段
莊家選定一只股票以后,想方設法以盡可能低的價格買進,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在這一階段,莊家極耐心,會制造一些非實質(zhì)性的利空或者利用大盤弱勢打壓股價。這一股票價格的下跌速度會明顯快于其他品種,并且會出現(xiàn)沒有技術性的反彈,這就影響了原來持股者的信心,他們可能會狠心地在低位拋出股票,莊家則會靜悄悄、不動聲色地收集這些低價位籌碼。這部分籌碼就成了莊家的倉底貨,一般情況下莊家不會輕易出手,這是他未來產(chǎn)生利潤的源泉。這一階段的成交量的特點是每日交易量極少,并且變化不大,分布均勻。
在莊家吸籌階段后期,成交量有所放大,但并不很大,莊家一方面抬高股價,另一方面又控制股價,使其漲幅不大,股價為跌或即使下跌也會很快被拉回,但上漲行情并不立刻到來。股價會在小范圍內(nèi)上升,誘使已經(jīng)獲利者和缺乏耐心的套牢者將手中的股票拋出來,這樣莊家就達到了更快建倉的目的。
(2)震倉打壓階段
在低位吸足了籌碼之后,莊家不會輕舉妄動,在大幅拉升之前,莊家會派出小股試一下盤。將股價小幅拉升幾天,為的是看看持股者的心態(tài)和跟風盤多不多。然后,就是連續(xù)幾天的打壓,震出那些意志不穩(wěn)的浮碼,為即將開始的大幅拉升掃清了障礙。如果不這樣做,一旦這些浮碼在莊家大幅拉升的時候拋貨砸盤,莊家就得付出更多的拉升成本。
(3)大幅拉升階段
大幅拉升的初期,成交量會穩(wěn)步放大,股價會連續(xù)、穩(wěn)步、較為迅猛地上漲,K線平均線系統(tǒng)趨于完全多頭排列狀態(tài),或者是處于完全多頭排列狀態(tài),陽線的出現(xiàn)多于陰線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如果是大牛股,收盤價會在5日K線平均線之上,K線的平均線托著股價以流線型向上延伸,這是初期的典型特征。到了中后期,典型特征則表現(xiàn)為:伴隨著一系列的洗盤之后,股價上漲的幅度越來越大,上升角度越來越陡,成交量也越放越大。在通過重要的阻力區(qū)時,為了消化阻力,股價會進行窄幅震蕩走勢,待越過阻力后,又將加速無量上揚。若有量也是呈遞減狀態(tài),要么在高位橫盤一個月左右慢慢出貨,要么就是利用除權(quán)使股價絕對值下降,然后再拉高或者橫盤出貨。當個股的交易達到白熾化,成交量大得驚人的時候,大幅拉升階段也就快結(jié)束了。
(4)洗盤階段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操作,莊家已經(jīng)持有了大量的籌碼。伴隨著大幅拉升,每當股價上一個臺階之后,莊家都會洗一洗盤,作出較為激烈的、上下震蕩得嚇人的走勢。雖然走勢嚇人,但在低位滯留的時間很短,只需要少量的買盤便可以漲數(shù)個價位。這種洗盤震蕩的目的是讓前期持籌碼者下車,將籌碼換手,以提高平均持倉成本,這就可以防止前期持籌碼者因為獲利太多而見好就收,中途拋貨砸盤。如果這樣,莊家必要付出更多的拉升成本。提高平均持倉成本對莊家在高位拋貨離場也是相當有利的,不至于剛一出現(xiàn)拋貨跡象,莊家就把散戶投資者嚇跑的情況發(fā)生。
(5)拋貨離場階段
莊家經(jīng)過低價吸籌、震倉打壓、大幅拉升、洗盤四個階段的辛苦操作,目的就是為了能在股價高位的時候拋貨離場,變現(xiàn)落袋為安。拋貨離場階段的特點是:K線圖上陰線出現(xiàn)次數(shù)增多,成交量連日放大,股價正在構(gòu)筑頭部,買盤雖仍然旺盛,但是已經(jīng)露出可觀察到的疲弱之態(tài),顯示莊家已經(jīng)在派發(fā)離場了。
我們仔細分析和揣摩莊家的手法,雖然詭計多端,但萬變不離其宗,都會露出蛛絲馬跡。那么中小投資者如何以“每筆成交量”來識別莊家呢?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一般情況下,當個股的“每筆成交”高于股票市場平均50%以上水平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斷定該股票已經(jīng)有莊家入駐下來。同時,為了能夠更好地在股市中立足,我們還要了解莊家的六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