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節(jié):害羞心理學(13)

害羞心理學 作者:(美)菲利普·津巴多


害羞具有普遍性

我們的研究得出了一個最基本的結論:害羞是人類共有的、具有普遍性和人群分布廣泛性的特點。在接受訪談的人中:超過80%的人表示:在他們的生命歷程中,有人曾經經歷過害羞,有人正在體驗害羞,有人甚至經常感到害羞。在這些人中,超過40%的人認為他們現在是害羞的,這意味著我們每遇到10個人,就會有4個人正在體驗與經歷著害羞,也就是說8 400萬美國人會覺得害羞。

有一些人一直受害羞的困擾。例如,1/4的人說他們長期處于害羞中。在這些人中,僅有4%屬于非常害羞的人,因為他們定義的害羞是: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面對任何人他們都會覺得害羞。

不同的文化對害羞有著不同的理解,同樣,害羞也會因人而異。然而我們的研究卻發(fā)現:所有參加調查的小組中,都有多于1/4的人認為自己目前正處于害羞之中。值得關注的是:初中女子組和東方學生組,正處于害羞的人數比例竟高達60%。除此之外,研究發(fā)現,非常害羞的人占到研究總人數2%以上。而來自日本的研究數據顯示,非常害羞的人高達10%。

為了確定自己是否真正害羞,參與研究的人將他們感到害羞的發(fā)生頻率作為標志。1/3的人至少有一半的時間會感到害羞;超過60%的人只是偶爾覺得害羞,但他們認為這種偶爾的害羞已經足以說明他們是害羞的人。比如說,你可能只有在演講時感到害羞,但是這對于必須站在公眾面前發(fā)言的學生和商人而言,已經足以造成嚴重的影響。

參與研究的人員中,認為自己不害羞的人低于20%。對每個人而言,害羞有著不同的理解,但幾乎所有人認為:害羞不單純是個人的人格特質。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大多數人認為,在某些特定的社會情境中,自己也會臉紅、心跳和焦躁不安,這些反應恰好也是害羞的特征。換句話來說,特定的人和特定的場合會使他們與害羞者有同樣的想法、感受及行為。這種情境型害羞者并不認為自己是害羞的,而是在某種特定情境下的一種不適感,正如突然走進一間全是陌生人的屋子里一樣。對自認為是害羞的人和把害羞作為特定情境的反應的人進行區(qū)分十分必要,我們也會在第2章重點探討害羞者的個人世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