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節(jié):為什么我們越來越快(27)

為什么我們越來越快 作者:(德)彼得·博夏德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很快就看出這種新方法的好處。大概到1500年時他又一次下令修建第二條從維也納通往布魯塞爾附近的麥可希爾(Mechel)的郵政專線。1505年塔克西斯家族與菲利浦公爵簽訂條約建造了第三條從布魯塞爾到馬德里的郵政專線。協(xié)議中對郵遞時間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從布魯塞爾到因斯布魯克夏季為5天半,冬季6天半;從布魯塞爾到拉格納達(Granada)夏季為15天,冬季為18天。這種對速度概念的全新理解標志著人們正逐漸由中世紀向近代過渡。中世紀時,郵差每天的平均速度為25公里;16世紀初,郵差每天的平均速度上升到166公里,如果遇到特殊情況甚至可以達到200公里以上。1516年塔克西斯家族與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即以后的查理五世查理一世后來任羅馬帝國皇帝又被稱為查理五世?!g者注,簽訂了新的條約,條約中進一步縮短了原有的郵遞時間。根據(jù)條約規(guī)定,從布魯塞爾到巴黎的夏季郵遞時間由44小時減少到36小時,從布魯塞爾到因斯布魯克的郵遞時間也由132小時縮短到120小時。另外驛站之間的距離也由原先的5里減少到了4里(約合30公里),16世紀末又從4里縮減到3里。

商人們又一次率先踏上追求速度的征程,這一次他們的目標是加快信息傳遞速度。15世紀末,德國南部的一些大商人就開始和塔克西斯家族建立聯(lián)系。當他們親身領(lǐng)略到意大利和荷蘭兩地商業(yè)中心的信息傳遞速度時,他們立刻就意識到速度的重要意義。雖然1500年左右郵政業(yè)務還尚未向私人開放,但是韋爾澤家族(Welser)已經(jīng)把商業(yè)信件專門交給塔克西斯家族進行郵遞。19世紀末,人們在法蘭克福發(fā)現(xiàn)了175個郵包,里面共有272封信。這些信件大多數(shù)寫于1585年,幾乎全是從意大利寄往科隆、安特衛(wèi)普和列日的信件,內(nèi)容大多數(shù)涉及訂貨、投訴、商品樣品和匯票支付函以及一些關(guān)于糧食價格和兌換比例的消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