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靈的穩(wěn)固支撐(7)

我們?yōu)槭裁葱枰獌x式 作者:(德)辛格霍夫


不把其依依眷戀,

世界之靈不愿勒束我們,

它要將我們一步步提煉,擴伸。

我們剛剛安居樂業(yè),

身有所依,心就隱隱衰退,

只有那樂意邁步前行之人,

才能擺脫昏庸的痼習。

或許,在死亡蒞臨的那一刻,

煥然的新生正在召喚我們,

生命對人的呼喚無止無息……

來吧,心靈,告別舊往,恢復生之力!

——赫爾曼?黑塞

生命始末的儀式符號

孩子一般在醫(yī)院出生,很少在家里。醫(yī)生和護士幫助母親生產(chǎn),技術儀器負責監(jiān)督。孩子出生后,要被剪斷臍帶、稱重、清洗并著衣。此外還有許多手續(xù)要辦理,如戶籍登記、保險注冊等。醫(yī)院或官方機構會為他出具出生證明。這樣,一個新人就被登記在冊了。通常這時不會有歡迎儀式。有些醫(yī)院會送給母親一包嬰兒食品或尿布。

人們一般也在醫(yī)院過世,很少在家里。醫(yī)生和護士幫助照顧將死之人,技術儀器負責監(jiān)督他的狀態(tài)。死后,尸體要被擦洗并著衣。也有許多手續(xù)要辦理,如戶籍撤銷、保險撤銷等。醫(yī)院或官方機構會為他出具死亡證明。這樣,一位死者就被登記在冊了。通常也很少有正式的告別儀式。

盡管如此,人類學家還是宣稱,出生和死亡的儀式化是人類發(fā)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對葬儀和懷孕女子的描述或記錄已經(jīng)有30 000多年的歷史了。

從某一個時間點開始,出生和死亡不再被人們簡單地接受、歡迎或詛咒,人們開始提出何去何從的問題。人們開始想象,孩子從哪兒來,逝者向哪兒去。

隨著出生和死亡的儀式化,人類歷史開啟了一個新時期。從第一次安葬、第一次對懷孕的豐產(chǎn)女神的描繪開始,出生、死亡和過渡儀式在數(shù)千年中經(jīng)歷了許許多多的形式。

孩子出生之后,何時并以何種方式被接納到集體當中,在不同文化中存在很大的差異。有時只需母親把孩子抱在懷里就夠了,有時母親需要先給孩子哺乳。在古羅馬,父親掌握著孩子的生命權。如果他把孩子抱起來,那他就屬于集體,可以繼續(xù)存活,否則那就是他的死刑判決。在基督教傳統(tǒng)中,洗禮比出生更重要,所以有些體質虛弱的嬰兒可以在母親體內時就接受洗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