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父母要杜絕臟話、粗話
父母的語言對孩子有直接影響,一些父母在家里講話時不注意文明用語,夫妻之間也會偶爾出言不遜,話語粗俗,甚至滿口污言穢語。喜歡用臟話、粗話恐嚇、責罵孩子,這些粗野的語言像細菌一樣污染著孩子的心靈。
文豪是一個很不文明的孩子,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他與同學的語言交流上。據(jù)他的同學反映,文豪開口閉口就是“他媽的”。雖然文豪并非有意罵人,但是就是改不了這種語言習慣。
一次,文豪的老師與他交流時,文豪不小心冒出了這3個字。老師非常惱怒,于是把文豪的爸爸找來,希望通過學校和家庭的雙重努力,改掉孩子的這個毛病。沒想到文豪的父親也是這樣,開口就來了個“他媽的”。老師明白了,原來是父母沒帶好頭。于是針對文豪爸爸的不當用語給予了批評,最后文豪的父親認識到自己的不對,并下決心幫助孩子改正不良用語。
當父親把粗話當成順口溜時,不懂事的孩子自然會學習父母的講話習慣。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烏煙瘴氣的不文明語境中,必然會受到粗俗語言的影響,使得他們的語言粗魯起來。這樣就會導致孩子的言語不禮貌,在交際中會遇到許多麻煩。父母要認識到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影響力,文明用語,禮貌交流,把孩子教育成文明的人。
方法二:孩子面前,父母要時刻反省自己的行為
生活中,我們時常會發(fā)現(xiàn)一些孩子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在人流如潮的街頭,騎車逆行、隨意橫穿馬路、闖紅燈,這些不良行為在孩子身上屢見不鮮。是學校沒有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規(guī)則嗎?事實上并非如此,而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家長沒有發(fā)揮好帶頭作用。
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有因才會有果。做父母的應(yīng)該反省自己到底給孩子做了什么榜樣?
上海市的一所小學門前是一條車水馬龍的街道,離校門口約30米處有一座過街天橋。每當學校放學家長來接孩子時,校門口就顯得格外擁堵。為了搶時間,一些家長經(jīng)常帶著孩子橫穿馬路。
有一次,一位父親硬拉著孩子橫穿馬路,孩子不肯,嘴里還說:“老師說橫穿馬路是不對的,而且很危險?!蹦俏桓赣H生氣地說:“你走還是不走,不走我走了?!焙⒆記]辦法,只好被父親拉走。
曾經(jīng)有人在這所學校門前觀察發(fā)現(xiàn),20位家長帶孩子上學,走天橋的僅2位。
該校老師表示,學校教育孩子過馬路要走過街天橋和斑馬線,不知說了多少遍。但是說20遍,也比不上家長帶孩子遵守一次交通規(guī)則。
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遵守交通規(guī)則呢?他們也會經(jīng)常教育孩子不能闖紅燈,要走人行道等,可是他們自己對此卻置若罔聞,在孩子面前不能當一個遵守社會規(guī)范的人,反而充當起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怎能不影響孩子的行為方式?
孩子是一張白紙,家長是孩子的首任老師。若不注意言行,很容易把不良習氣傳給孩子,在白紙上留下污點。孩子未來成為什么樣的人,取決于父母在孩子面前展現(xiàn)出什么樣的形象。父母總是開懷大笑,孩子就學會了樂觀;父母臟話連篇,孩子說話時也和父母一樣。所以,父母必須注意自身的言行,以一個文明禮貌、誠實守信、正直樂觀的形象出現(xiàn)在孩子面前,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文雅的談吐,給孩子贏得未來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