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親子溝通的技巧(6)

13歲前,媽媽改變孩子的一生2 作者:云曉


看,這位8歲的小男孩對溝通就有這么深的感觸!是的,當一個人不小心犯了錯誤時,別人再不停地抱怨他,傳達給他負面的信息,除了會使他的情緒越來越糟糕之外,根本不會有其他方面的作用。親子溝通更是如此,媽媽要想更好地與孩子溝通、要想讓孩子愉快地與自己合作,就要用積極的信息代替過激的言辭。

4.多提開放式問題,引導孩子與你交談

一位媽媽曾幽默而又無奈地開玩笑說:“我給我們家兒子起了一個名字,叫‘兩字先生’,因為無論我問他什么問題,他幾乎總是用兩個字來回答我。例如,我問他‘今天在學校怎么樣呀’,他會回答我‘還行’;我問他‘今天數(shù)學競賽怎么樣呀’,他會回答我‘挺好’……”

是的,媽媽在與孩子溝通時就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媽媽問一句,孩子答一句,并且孩子的回答非常簡短。面對孩子這種無話可談的現(xiàn)象,媽媽們該如何應對呢?

其實,方法并不難,只要媽媽們掌握一些提問的技巧就好了。例如,如果媽媽直接問孩子“你今天在學校都干嗎了?”那孩子肯定會這樣回答媽媽:“什么都沒干?!钡绻麐寢屵@樣問孩子:“你能告訴我今天在學校發(fā)生的兩件事嗎?”那孩子的話題很可能就會滔滔不絕了。這就是媽媽提問的技巧問題,其訣竅就在于——多提一些開放式的問題,讓孩子有話可說。

此外,善于與孩子溝通的媽媽常常會選擇這樣的開放性話題,誘導孩子與自己交談:

*今天你最高興的一件事是什么?最不高興的一件事又是什么?

*今天有沒有發(fā)生什么你意料之外的事情?

*最近你做了什么令自己驕傲的事情嗎?

*你期望在今后的兩天里將會發(fā)生什么?

當然,媽媽也應該注意,雖然是開放式的問題,媽媽也不能總問孩子一個問題。例如,媽媽總是問孩子“今天在學校怎么樣呀”,孩子只能用“還行”、“挺好”之類的兩個字來回答媽媽。

5.應對孩子的指責

生活中,當媽媽與孩子產(chǎn)生矛盾時,孩子常常會說一些令媽媽很傷心的話,例如“我真希望沒有你這樣的媽媽”、“媽媽,我恨你”……面對這些情況,媽媽應該怎樣應對呢?

10歲的小女孩成成要求媽媽給她買一條新裙子,但媽媽卻以她裙子很多為理由,拒絕了她的要求。成成很生氣,于是她這樣對媽媽說:“媽媽很討厭,你總是不滿足我的要求,我恨你!”

聽到這樣的話,媽媽很生氣地對她說:“你這個死丫頭,你翅膀長硬了是嗎?竟敢這樣跟我說話,你找打是嗎?”

遇到這樣的情況,媽媽對孩子這種行為都會很反感,從而都會這樣氣憤地反擊孩子,以使孩子服從自己。但事實上,媽媽這樣做并不會使孩子合作,相反,媽媽的這種語言和態(tài)度會使孩子受到很大的傷害,從而會滋生更多親子沖突。

其實,在這種情況下,媽媽接納孩子的情緒,并引導孩子認識、改變自己的情緒,才是最根本的解決措施。例如,聽到孩子說“我恨你”后,媽媽可以這樣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很生氣,覺得媽媽對你要求太嚴厲了,其實媽媽只是覺得我們都需要節(jié)儉一些?!?/p>

媽媽這樣說既能表現(xiàn)自己對孩子的關懷,又能向孩子表明自己友善的立場,這將十分有利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從而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當然,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媽媽也不要忘記給孩子以鼓勵。如媽媽可以這樣對孩子說:“我知道,剛才我們都生氣了,根本不知道自己曾說了些什么,那就從現(xiàn)在開始,讓我們忘記剛才所發(fā)生的事情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