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進取/Enterprising
每一個成功者都有著勇往直前,不滿足于現狀的進取心。可以說,他們沒有人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大多數人都表示要繼續(xù)努力。這就是一種進取心,是推動人們進行創(chuàng)造的動力。而對于孩子來說,進取心同樣是非常重要的。
小建在上一、二年級時,學習成績一直是班里的前三名,爸爸媽媽很以自己的兒子為榮。可是,進入三四年級后,情況發(fā)生了變化,尤其是一個學期結束之后,小建的學習成績一下子在班里排到了十名以后,這對一向感覺自己學習不錯的他是一個不小的打擊,父母的臉色也開始不好看起來。
小建決心努力學習,他發(fā)誓下次考試擠進班里的前幾名。然而,第二學期的考試成績依然不理想,仍然在中游徘徊。小建有些失望了,不知自己是能力低的原因,還是因為壓力太大,太緊張,導致學習方法不對頭。爸爸媽媽的臉色更加難看起來,對他橫加斥責,罵他 不爭氣,笨蛋一個 。有時候家里來了客人,媽媽也往往會指著坐在一旁的小建對客人說: 我們這孩子太不爭氣,腦瓜不聰明,誰知道將來會不會有出息呢。 說得他總是低頭不語,心里很不是滋味兒。漸漸地,小建開始變得沉默寡言,自卑起來,厭學的情緒越陷越深,對自己的學習完全喪失了信心
進取心是孩子學習的動力,許多孩子就是因為喪失了進取心才開始厭學的。因此,家長應該懂得,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打擊孩子的進取心,特別是在孩子的成績有所滑落時,更應通過鼓勵和引導使孩子重新樹立起自信心。
讓孩子主動學習
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孩子自己想學,愿意主動付出努力,才有可能得到最好的結果。主動學習是需要不斷培養(yǎng)的,尤其需要得到父母的幫助和引導。
小剛今年13歲,從小乖巧聰明,人見人愛。上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非常好,幾乎是班級的一、二名左右??墒?,自從他進入初中以來,卻對學習沒有一點主動性,尤其討厭做作業(yè)。每次考試都是七八十分,有時還不及格,對考試成績的高與低,小剛無動于衷,沒有榮辱感,沒有競爭意識,好像上學與他無關。父母說服、打罵,什么法子都用過,可他還是老樣子。
每天放學回家后,小剛不是先做作業(yè)而是看電視,如果不使勁催促,他就能看一天電視。對學習沒有興趣,但是對玩電腦、看電視興趣特別大。寫作業(yè)也特別拖拉,每天都要拖到很晚,沒人盯著的話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還時還會為了貪玩說謊說沒作業(yè)、或者說寫完了。
所謂 學習的主動性 是指學生在主體的意識的支配下,有目的自覺自愿的學習。眾所周知,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孩子自己想學,愿意主動付出努力,才有可能得到最好的結果。孩子之所以沒有主動性,不愿意學習,主要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沒有學習興趣。心理學家認為,在學習的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是認知興趣,它直接推動孩子去探求新知識、發(fā)展新能力,而缺乏這種興趣,就會使學習成為枯燥無味的負擔??梢娨胱尯⒆诱嬲蔀閷W習的主體,首先要使他們對學習有興趣,興趣是主動學習的動力。做任何事只要對之抱以濃厚的興趣就一定會成功,它是我們主動學習的動力。當一個人對所學內容發(fā)生興趣時,他總是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學習,而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缺乏自信心。有的同學可能學習上受過挫折,但沒有對自己的挫折進行科學的分析,錯誤地認為自己不行,對自己在學習上取得成功這一點信心不足或喪失信心。于是形成這樣一種心理:既然自己學習不行,再使勁也沒用。有人說, 學習以成功為動力 ,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每成功一次,就增加一次信心,逐步就會堅信自己在學習上付出的勞動一定會取得成效。正是這種信心,使不少學習基礎差的同學,通過科學的努力,最終獲得了成功。
【父母應該做的事】
1.想讓孩子更主動地學習,家長首先要做出榜樣。當家里有了學習的氣氛,孩子也會受到不知不覺的影響,大幅提高學習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