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YungWing,MyLifeinChinaandAmerica(NewYork,,1909);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4]
Wu,Tingfang,AmericathroughtheSpectaclesofanOrientalDiplomat(NewYork:,1914);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山西教育出版社同時出版的還有水仙花的《春郁太太及其他作品》、黃玉雪的《五姑娘》(一譯《華女阿五》)和任璧蓮的《典型的美國人》。范守義在書前寫的“華裔美國人英語文學概況”一文,不僅對李恩富、容閎和伍廷芳的作品有較詳細的介紹,還提及屠汝涑()、筆名為LeongGorYun(兩個人)和蔣希曾(TsiangHisTseng)等人的作品;另見Sau-lingCynthiaWong,“ChineseAmericanLiterature,”AnInterethnicCompaniontoAsianAmericanLiterature,(NewYork:CambridgeUP,1997)39-61.
[5]
ChinatownFamily(NewYork:,1948).林語堂用英文創(chuàng)作的有《吾國吾民》、《京華煙云》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他有的作品的中英文版本內容不盡相同,研究兩種不同的版本的內容取舍是有意義的。
[6]
我們確切知道的,只有李恩富與美國女子結婚生子并具有美國國籍,見?idWriter=0&Key=0&buloid=6222&ArticleID=253897容閎與美國女子結婚并病逝美國;林語堂雖在美生活多年,但1966年定居臺灣,1976年在香港逝世;伍廷芳則為中國外交官、法學家。
達美國西海岸約30年,[1]由于排華法案阻止華工入境,最早在美國建立家庭的少數華人是像劉裔昌和黃玉雪的父親那樣的小廠主或商人。因此,第二代華裔美國人的出現不僅比日裔美國人晚,數量也少許多。
早期華裔作家的作品大多帶有自傳成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出版商認定華裔作家的作品以自傳銷路最好。劉裔昌的《父親和裔昌》(另譯《虎父虎子》)[2]以及黃玉雪的《華女阿五》皆為自傳;不僅如此,連1976年湯亭亭發(fā)表的處女作《女勇士》也被出版商作為自傳推銷。
劉裔昌,尤其是黃玉雪,被美國主流社會看作“模范少數族裔”的代表?!度A女阿五》出版后立即成為暢銷書。二戰(zhàn)后,有關美國種族歧視的指控在發(fā)展中國家傳開,人們對美國的世界領袖地位提出質疑,《華女阿五》正好能夠以現身說法,表明美國民主制度的優(yōu)越性—少數族裔的美籍華人只要努力就可獲得成功。劉裔昌和黃玉雪的這兩本書被亞裔美國文學評論家黃秀玲稱為“作為唐人街導游的自傳”。黃秀玲認為兩人的成功源于國際形勢的變化,主流社會對華人的食物、風俗等的態(tài)度從格格不入、反感轉變到比較能夠接受,同時兩書描寫華人生活從傳統(tǒng)向現代過渡,主人公不再順從而是力爭個人自由,這些都符合主流社會關于移民家庭到美國后“必然要‘進步’”的神話。[3]
劉裔昌的父親十二歲就來到舊金山,母親則出生在美國。西化且精明的父親給子女一一起了美國顯赫人物的英文名字,作者的名字Pardee取自當時加州州長的姓。[4]由于父親的財力和在華人中的地位和影響,劉裔昌上了其他華人子弟不能就讀的白人學校。鑒于他的特殊家庭背景,他和唐人街格格不入,“白化”程度比其他華人高,聽到人們叫他的中文名字時總感到“怪誕,不舒服,覺得是在叫別人”。[5]劉裔昌在書中說美國人“喜歡父親在經商和處世中的非華人品質,頗為父親感到自豪,并屢屢提及,與其他東方人或華人相比,父親無論身高、穿著、舉止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