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悖論與暢想

聽聽中國怎么說 作者:新華社國際部


“全球化” (Globalization)多次入選谷歌、百度等知名搜索引擎的最熱關鍵詞。然而,對于世界、對于人類,全球化具體意味著什么,它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有學者認為,形式最古老的全球化發(fā)生在環(huán)境領域,如公元前1350年埃及紀錄了最早的傳染性天花。天花于公元49年傳播到中國,公元700年以后傳播至歐洲;而原產于亞洲的淋巴腺鼠疫(黑死?。?,在十四世紀殺死了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歐洲人口。

社會全球化則存在于人口、文化、形象和思想的流動之中。人口遷移就是個具體的例子。有趣的是,十九世紀,約八千萬人跨越大洋建立了新家--這數(shù)字遠遠超過了二十世紀。那么,二十一世紀呢?

全球化:經受考驗 沉著應對

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盡管經歷了網絡泡沫的破裂、“9·11”襲擊、安然事件等沖擊,美國經濟始終保持著較快的增長。與此同時,中國、印度等新興發(fā)展中國家迅速發(fā)展,一些出口能源和初級產品的發(fā)展中國家收入大幅增加?;仡櫄v史,那是全球化蓬勃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但是,隨著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fā),全球化進程受到新的考驗,也需要人們沉著應對。

美國的金融危機以房地產市場上次級貸款違約率上升為導火索而發(fā)生,隨后,一張張多米諾骨牌陸續(xù)倒掉--一批批對沖基金倒了,五大投資銀行倒下三個,剩下的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也“變身”為銀行控股公司。美聯(lián)儲還動用特別授權,向保險業(yè)巨頭美國國際集團提供緊急貸款。此外,美國國會兩黨已就布什政府提出的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助方案細節(jié)達成一致,這被視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以來美國政府規(guī)模最大的金融救助方案。

未來一段時間,美國金融危機是否會向美國制造業(yè)等實體經濟領域蔓延,從而引發(fā)經濟危機還有待進一步觀察??梢灶A見,當次貸危機演變?yōu)樾刨J危機之后,金融體系動蕩將給美國企業(yè)的正常運轉帶來沖擊,企業(yè)的資金壓力將更加突出。此外,危機造成的居民財富縮水和消費者信心不足將使消費意愿下降,從而使主要靠消費拉動的美國經濟失去動力。在這個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時代,美國經濟出現(xiàn)問題,歐洲、日本等發(fā)達經濟體也會受到影響,東亞地區(qū)經濟也難以獨善其身。

過去10多年是世界經濟增長較快的時期,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加速融入全球化。這也是全球金融市場上流動性充裕的時期,大量外資涌入中國。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盡管也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但得益于國際分工深化,中國的出口不斷增長;全球經濟一片紅火帶動了中國的出口迅猛增長。良好的國際經濟形勢為中國的發(fā)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然而,經濟全球化的同時也意味著風險全球化。隨著金融全球化的加深,美國金融危機將影響到其他國家的金融市場穩(wěn)定。此外,此次美國金融危機增加了中國經濟的外部風險。受外部需求減少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中國外貿出口增幅自去年8月份起呈逐步放緩態(tài)勢。外部需求放緩將導致出口增長減速,會對經濟造成一定影響。

美國金融危機考驗全球化,中國需要未雨綢繆,及早應對,從而保持經濟長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從長遠來看,應當在注重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力度;在發(fā)展制造業(yè)的同時,擴大服務業(yè)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在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鼓勵國內競爭。此外,還可通過政策手段刺激消費,拉動內需,提高經濟的自身依存度。經過30年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實力增強,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提高。中國的全球化之旅剛到中途,但人們已經變得比起航時更加清醒:太平洋上不太平,全球化也會帶來風暴。因此,沉著應對,繞過危險的暗礁,就能在風雨中前進。(何帆)

【延伸閱讀】全球化是一個富有爭論性的概念與事實,有學術層次間及普通人群間之討論。全球化過程中,總會受到反全球化力量的抵制。最鮮明的例子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被視為代表“市場全球化”的機構,而往往在其開會期間,必有林林總總的示威反對。由此可見,全球化的未來,還將充滿矛盾和爭議。

就近而言,人類正在合力應對的金融危機,將對全球化產生怎樣的作用?

哈佛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丹尼·羅迪克認為:即使經濟危機最壞時刻已經過去,我們卻會發(fā)現(xiàn)自己置身于一個在某種程度上去全球化的世界中--國際貿易增長放緩,外部融資減少,保護主義抬頭等。這樣的趨勢,將形成新的挑戰(zhàn)。

中國怎么辦?中國社科院的政治經濟學者何帆提出基本的觀點:中國的全球化之旅剛到中途,但人們已經變得比起航時更沉著、更清醒:應對全球化如同大海行船,沉著應對,繞過危險的暗礁,就能在風雨中前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