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九章 鬼街泥團(1)

大懸疑 作者:王雁


大霧不散,鬼街口依舊一片混亂,狄康打開貨車翻出的箱子,里面是一塊紫紅色沙礫泥,足有幾百斤。紫紅色沙礫泥在墨里州并不少見,但裝在箱子里,實在令人生疑。狄康想,這個大泥巴,裝在這么好的箱子里,于情不符,于理不合。再說,這里若是沒鬼,貨主跑什么跑?

狄康早就知道,鬼街口是個古玩舊貨市場,里面的東西雜,路子野。有偷的,有搶的,還有盜的,有來自人間的,也有來自地獄的。這幾年來,盜掘倒賣文物,已是一個國際化的災(zāi)難,全球地上和地下的文物交易額,僅次于毒品和武器交易的高額利潤。

一只“鬼谷子下山紋元青花大罐”以15688萬英鎊,砸出了“真理”,元青花迅速跑火,鬼街口古玩市場上以“鬼谷子下山”故事為題材的元青花大罐、梅瓶、玉壺春,一下子出來幾十上百件,單買一塊供研究用的元青花瓷片就要上萬元。

元青花炒瘋了,淘寶者也瘋了,接著瘋掉的就是盜墓賊。他們自己動手或花錢雇人,到處亂竄,見墳挖墳,見墓盜墓,幾年下來,地下的冥器像泉水似的不斷往外冒。

每年秋冬兩季,是狄康最警覺的時期,這時候,數(shù)以萬計的農(nóng)民閑著沒事做,都愿意去當下苦和腿子,干點撓墻挖地的活。但是,一手地下文物,無論在誰手上都是一塊燙手的山芋,它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暴露剛剛完成的盜掘。所以,文物到手后,支鍋者最關(guān)心的就是盡快找到安全穩(wěn)妥又出手大方的買家,這樣才能保證一干人馬的安全。

而鬼街口,就有那么一些人,從望風(fēng)踩點,到挖掘古墓,再到鑒別古玩盜賣出手,行云流水一氣呵成。這套動作雖然驚險萬分,但又偏偏妙趣橫生,讓人不由得不拍案叫絕!這些神通廣大的文物走私者是誰?如何能將違法的活動重復(fù)了一次又一次?

其實,這個黑鏈早在民國末年就已經(jīng)根深蒂固,論起發(fā)展過程,還是要從猴渣的祖父——猴瞎子開始說起。

當年,猴瞎子弄火了鬼街口,但自己的香火并不旺盛,只有一個見誰都呵呵的兒子。也就是因為猴大呵總犯傻勁,猴瞎子才決定廣收門徒,這個消息一經(jīng)傳出,卻也吸引了一些十分厲害的人前來投奔。其中猴瞎子最為得手的有四個徒弟,分別是大徒弟安鴻烈,二徒弟楚天奇,三徒弟龍紹青,四徒弟蕭戎。這四人并非走江湖賣狗皮膏藥的漢子,各個身懷絕技,慣于攀高走壁,開鎖做賊,掘墓鑒寶,在江湖號稱偷楚盜安,掘龍藏蕭。

趕上軍閥混戰(zhàn),誰都坐不住富貴的椅子。猴瞎子這四個徒弟,也不例外,他們一起投奔了譚溫江部下。譚溫江原是保定陸軍軍官學(xué)校的畢業(yè)生,先在吳佩孚部下為軍官,后吳佩孚兵敗,一時無人投靠,見孫殿英來此,便決定投靠孫殿英。1928年,孫殿英打上了東陵的主意,并派師長譚溫江去查明情況,譚溫江和四人商議后,便向?qū)O殿英呈上盜掘慈禧陵的全部方案。

東陵事件后,譚溫江在北京銷贓被捕。安鴻烈逃出境外,與其家人專門從事古玩炒作,行話叫“炒家”。龍紹青帶著一幫人馬,回到墨里州做起“倒手”,把古玩倒賣給安鴻烈。楚天奇懂得地理之術(shù),專門尋找藏寶地和古墓,人稱“腿子”。蕭戎則繼續(xù)收藏專研古董,他和猴瞎子的鑒寶本事,慢慢地就演變成一門獨門絕技,也就是“掌眼”。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