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九章 鬼街泥團(2)

大懸疑 作者:王雁


時過境遷,安家后人在海外經(jīng)商,楚家后人去了地質(zhì)局,蕭家后人去了考古所,都改為正行。只有龍家后人依舊在鬼街口倒騰古玩,行內(nèi)人都稱他為“龍叔”。輾轉(zhuǎn)數(shù)年,鬼街口基本與北京的潘家園和西安的八仙庵齊名,但完成的卻是截然不同階段的使命,八仙庵主營地下出土文物,和初次上市的交易,潘家園則側(cè)重三、四級市場的倒手交易,而鬼街口卻形成了一條很有規(guī)模的盜掘倒賣黑鏈。

從下苦——腿子——掌眼——倒手——炒家——收藏,一整套動作被龍家的后人操作得爐火純青,無懈可擊。盜出的文物,一小時就能出手,兩三天的時間,文物順利出關(guān),在境外商人的多次倒手之后,文物將最終到達大古董商手中,速度快到驚人的程度。到達這一級的文物,基本已被洗去全部危險信號,堂而皇之地被“炒家”炒作、拍賣,最終被頂級藏家收藏。文物成交價格是最初的萬倍以上,至此文物極難被追回,盜掘者也將永遠逍遙法外。

如此暴利,別說是對低收入的人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就是股神巴菲特那樣的賺錢好手,恐怕對此也會垂涎三尺!因此龍叔的手下,也吸引了不少能人謀士前來投奔,其中就包括譚彪。

譚彪多得龍叔盡心指教,點撥得頭頭是道,有了譚彪,龍叔算真正有了一個靠得住的謀士,他的犯罪集團也不斷壯大發(fā)展。龍叔見譚彪已經(jīng)頗有小成,更是推崇備至,叫他做了二掌門,自己很少出面行事。

狄康在鬼街口巡查多年,繳獲過龍叔的一批貨,當時譚彪憑著義氣,獨自頂了下來,替龍叔坐了幾年牢。狄康也不是傻子,知道這里有些蹊蹺,可查了幾年,只知道這條鏈子的頭人叫“龍叔”,狄康至今也沒查清這個“龍叔”到底是誰。

狄康圍著那個大泥巴來回轉(zhuǎn)悠,倒也看不出什么紕漏。那個司機,似乎比貨主老成些,說這泥巴是朋友拖他給捎帶的,那朋友閑著沒事,平時就捏個泥人,搞個泥塑什么的,欺負藍毛子老外人傻,換回不少很值錢的貂皮。司機又說,這泥巴跟倒賣文物差老鼻子了,您要是放心不過,我到鬼街口里給您借把洛陽鏟,你鏟幾下瞧瞧?

這番話說得似乎有些道理,狄康轉(zhuǎn)到泥巴的背后,還是覺得有問題,由此可見,狄康攻于心計,城府很深,是一塊搞偵探的材料。他趁司機不備,用手里的家伙捅了幾下,沒感覺里面有擋勁。他又在表皮摳了幾下,果真有東西從泥里掉出來。狄康放在手上一看,有點失望,不是青銅,也不是玉器,更不是瓷器,倒像是骨頭,憑他直覺判斷,那不像是人骨頭,倒像是牛馬羊之類畜生的拐骨。

俗話說,捉賊拿贓,捉奸拿雙,現(xiàn)在查了半天,只查出個骨頭拐出來,實在沒有再插手的理由。狄康心眼多,把那骨頭反扣在手掌里,偷偷避過司機的視線,就此離去。

再說那個貨主,名叫王二,一口氣跑到一棟大宅院里,上氣不接下氣地喊著:“……出事了,出大事了,那批貨全翻了?!?/p>

王二剛剛站穩(wěn),迎面就接了個耳光,直嚇得背上滿是冷汗,一顆心怦怦亂跳,臉上疼得是齜牙咧嘴,一時間手足無措,想必王二也是個挨慣抽臉的貨色,怎么著也攢下了點經(jīng)驗,片刻之間,他就換上了一副招牌式的笑容,也不說話了,就笑著,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看你怎么辦?

“真是廢物,什么事都辦不干凈,車翻了,你跑什么人呢?”再看出手抽人、怒聲說話者,不是旁人,正是譚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