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感知通貨膨脹(3)

通脹時代 作者:王志文


二、什么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的表現(xiàn)是物價上漲,因此,社會常常把通貨膨脹等同于物價上漲。但實際上,物價上漲有因貨幣原因(超量發(fā)行和流通)造成的——這的確是通貨膨脹。但物價上漲也有因市場中其他供給因素或短期需求過大所造成的,則此種物價上漲并非通貨膨脹。比如,2007年某城市電視臺有個講健康的節(jié)目說吃地瓜非常好,列舉了種種好處,結果當時地瓜價格在該市市場上翻了好幾倍,但這只是因為某個特定原因,就不能叫做通貨膨脹。這種高價也沒能持續(xù)下去。但是這一兩年內,糧食價格,如大豆、玉米等價格的上漲卻不見其回頭,就是通貨膨脹了。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對于食品和豬肉的價格上漲最為敏感,他們對于通貨膨脹的反應也最為直接。

“無論何時何地,通貨膨脹都是一種貨幣現(xiàn)象?!边@是貨幣學派經濟學家弗里德曼的一句名言。其含義非常清楚,即貨幣供給超過貨幣需求一定會導致通貨膨脹。將該理論應用于判斷我國未來一段時期的物價走勢,就不免產生對通脹的擔憂,因為自2008年11月份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以來,無論貨幣還是信貸都出現(xiàn)了空前的增長。

通貨,就是貨幣的別名。所謂“通貨膨脹”,僅僅是指由于金融原因:流通中的貨幣過多,或曰“流動性過?!彼斐傻奈飪r上漲,是物價水平普遍而持續(xù)地上升。通貨膨脹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流通中的貨幣數(shù)量與經濟供應量不對稱。

哪里來的那么多貨幣呢?當然是國家控制的央行印制的。那央行要不要印鈔票呢?要印的。問題是要印多少呢?這就要看經濟增長所帶來的供應量增加需要新增多少貨幣周轉以實現(xiàn)商品流通,印多了,就出現(xiàn)了貨幣過剩購買力下降,從而出現(xiàn)通貨膨脹。

可見,通貨膨脹必然導致物價上漲,但物價上漲的原因并非都是因為發(fā)生通貨膨脹。關于貨幣流通量與物價的聯(lián)動關系,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只是從經濟運行的實際社會經驗看,市場上貨幣流通過多,總是會造成高度增強的購買力(總需求上升)。如市場商品并不能同步增多供應,則在市場經濟中,銷售者就會抬高物價,從而導致“通貨膨脹”引起的物價上漲。

在非市場經濟(比如指令性經濟或叫計劃經濟)中,盡管有官方限價,但供需缺口表現(xiàn)為商品短缺,消費者持幣待購,形成所謂“短缺經濟”形態(tài)。因此,市場經濟中的通貨膨脹,在非市場經濟中表現(xiàn)為商品短缺及隱性通貨膨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