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津城(上)(23)

影武者(上) 作者:(日)隆慶一郎


世良田二郎三郎在充分地享受著戰(zhàn)斗的快樂。有時操舟涉水深入敵陣,以鐵銃擊殺敵軍將領(lǐng)。有時隱藏在樹上,等待狙擊機會。二郎三郎扮演了在游擊戰(zhàn)中必不可少的狙擊手,并取得了驕人的戰(zhàn)績。即便在現(xiàn)代的越南戰(zhàn)爭中,狙擊手的地位也很重要,雙方因被狙擊而出現(xiàn)的死傷人數(shù)是巨大的。那時的狙擊手,只是使用的鐵銃在精密程度和射程上有些不同,重要性和現(xiàn)在完全一樣。

“流民”們經(jīng)常熱情地夸贊,二郎三郎的舞蹈可稱得上是一項絕技。二郎三郎的可愛之處就在于,他不但不因此而驕傲,反而表現(xiàn)出了些許的害羞。因為這種性格,他有時還會故意隱瞞自己的戰(zhàn)功。

“哎呀!今天干得不好。我瞄著胸,可打中了臉。這個活干得真不痛快。還得練,還得練?!?/p>

即使有人目擊了,他擊殺敵人的過程,有時他也會故意裝糊涂不承認。對彌八郎來說,二郎三郎的這種態(tài)度是無法理解的。對武士來說,戰(zhàn)功就是一切。尤其是對彌八郎這種與戰(zhàn)功無緣的人來說,二郎三郎的態(tài)度就更無法理解了。彌八郎自己正在抓緊熟悉地形,思考利用河流作戰(zhàn)的方案。

被長島義軍打得一敗涂地的信長,調(diào)轉(zhuǎn)槍口殺向了比睿山。可以說,在這個時代里沒有什么事件,能夠比這次信長在比睿山的燒殺更讓人震驚了。有著八百年的傳統(tǒng)和威名的比睿山延歷寺,還有號稱三千的僧眾,都在燒山的大火中灰飛湮滅。

攻擊從九月十二日拂曉,織田大軍在東側(cè)山腳放火開始。進行了四天的時間。信長投入了三萬大軍,把比睿山圍得水泄不通。三萬大軍從山腳向山上步步緊逼,逢人便殺。就連學識淵博的高僧和女人、孩子都不放過。不是砍殺就是燒死。關(guān)于死者的人數(shù),有人說有三千,也有人說是四千。面對這種殘酷的屠殺,就連信長的部下們也無法忍受。紛紛向信長請命,求他手下留情。但信長堅持不允,攻山之戰(zhàn)成了一場徹底的大屠殺。

信長為什么會如此殘忍呢?

的確,比睿山是連結(jié)歧阜(信長的根據(jù)地)和京都的咽喉要地。而且敵對的朝倉、淺井部也經(jīng)常在這一帶活動。素有惡名的僧兵也以此為根據(jù)地,山上腐敗墮落的僧人也很多。但這些都難以成為大屠殺的原因。

原因也許是,信長對一向宗起義一直抱有恐懼感。如果心懷恐懼,這種恐懼愈深,人就越容易做出過激舉動。就好比人類對待蛇和蜘蛛一樣,盡管它們并沒有傷害人類,但人類會用它們所無法抗拒的力量,去殺死它們。原因就是覺得他們可怕。信長在進行比睿山大屠殺時,大概也帶著同樣的心理吧。

當然,此舉也有殺一儆百的意思。不管是被稱為邪魔,還是被罵作外道,信長都不在意。不,也許他正希望世間這樣看待自己。每次義軍被擊敗之后,不久又會像火后的野草般,再次變得生機盎然。這種情況讓信長感到非常棘手。他為了向天下展示自己的決心和意志,才進行了這場大屠殺。這個事件發(fā)生在長島大敗之后的不久,也是對這種說法的一種佐證。

順便提一下,在前些年為紀念比睿山開山一千二百年而召開的“比睿山和天臺美術(shù)”展覽會上,出品于比睿山的佛像只有一件,是一尊很小的千手觀音像。自古代傳承下來的佛像、佛畫,應該都毀于信長的這把大火。

就連樂天派的二郎三郎,和骨子里根本就是武士的彌八郎,在聽到比睿山大屠殺的噩耗之后,也都大驚失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