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會有一些著名的或至少是受人尊敬的同伴。某家新聞雜志采用同樣的方法來表現證券市場創(chuàng)了新高,他們將圖形的底部截去,使得圖形中的增長比實際情況更加令人歡欣鼓舞。在一則關于哥倫比亞煤氣公司(Columbia Gas System)的廣告中有一張復制的、 "來自最新年報"的圖形,如果仔細閱讀圖中的數字并進行分析,你將發(fā)現10年來生活指數上升了60%,而汽油成本下降了4個百分點。這是一張不賴的圖形,但是對這家公司而言顯然還不夠理想,于是他們將圖形頂部截至90%的刻度(縱坐標沒有斷層,也沒有任何文字說明來提示所做的變化),以至于單純通過觀察得出的結論是:生活指數是原來的3倍,而汽油成本則下降了1/3。
為了羅列公眾反對工資增長的意見,鋼鐵公司使用了類似的誤導性圖形。然而它根本稱不上是新方法,人們很早就揭露了其不完善之處,并刊登在許多地方,而不僅僅是統(tǒng)計專業(yè)者使用的技術刊物中。早在1938年,《丹斯評論》(Dun's Review)的某個編輯就曾經摘錄了一張類似的統(tǒng)計圖,該圖形出現在一則鼓吹華盛頓廣告業(yè)的廣告中,圖形的標題是:"政府支出急劇上升!"盡管圖中的折線與標題中的感嘆號遙相呼應,但是折線后隱含的數據卻并不樂觀,僅僅從19,500,000美元增長到20,200,000美元。但是圖中的那根紅色折線從底部激增至頂端,將原本僅僅4%的增長率描繪得仿佛是400%。該雜志利用相同的數據繪制了圖形的另一版本,圖形的標題是:"政府支出保持穩(wěn)定",圖中的紅色折線客觀地反映了4%的增長率。
《礦工》雜志在報紙廣告的柱狀圖中也使用了相似的技巧,但特別用文字指出:柱狀圖的中部被省略了。
本章小結:
◆最簡單的統(tǒng)計圖形是直線類圖形。在顯示趨勢時,直線圖形非常有用。
◆數據是相同的,所以圖形也相同,除了圖形給人留下的印象不同之外,沒有進行任何的偽造。
◆只需要改變橫坐標與縱坐標的比例關系,將縱坐標的每一個刻度縮減為原來的1 /10即可,沒有人規(guī)定不能這么做,而這將會產生一張更加完美的圖形。
◆顯然圖形比文字更有效,因為圖形中不存在任何形容詞和副詞來破壞它所具有的客觀性幻覺,而且誰也無法指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