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很合格的司機,從沒出過交通事故,而且我可以開車開很長時間。我的方向感不是很好,也不大善于看地圖,但是只要我去過一次的地方,下次去我一定能找到。
大部分時間,我和我丈夫共用一輛車。我倆都在車上的時候,他基本上讓我開車,可他不是什么事都不做安靜地待在副駕駛座位上。正相反,他什么都要管。從我調(diào)整座椅的高度到加速超過前面的大貨車,甚至我如何倒車入停車位都要聽他的指揮。你知道,開車的時候,沒有什么路線是惟一的。很多時候,走這條路跟走那條路結(jié)果都是一樣的。我就不明白為什么我什么事情都要聽他的,他的辦法就一定比我的辦法好?有的時候我承認,他的選擇是更便捷經(jīng)濟,可我是什么?我只是一雙握著方向盤的手嗎?開車就是他的腦子配上我的手嗎?我是木偶嗎?如果他那么喜歡決策,他干嗎不來開車,干嗎非要通過我遙控這輛車?我真是無法理解,無法接受。
如果他開車,我絕對會尊重他的選擇;如果他讓我開,那么我就是決策者,方向盤在我手里。即使他有意見,也應該看我是否采納。
現(xiàn)在,即使是從停車位倒車出來這種小事也會讓我覺得心煩意亂,我總是想著自己到底是按照“我”的意愿還是“他”的指揮倒車。說實在的,每天都是這么開車既讓我心情不好,也會造成安全問題。我真受不了這種感覺了,我該怎么辦?
你面臨的這種狀況屬于共生問題。也就是說,并不是你丈夫一個人創(chuàng)造了這個困境,而是你兩個人合力創(chuàng)造的。一開始可能只是你倆遇到一個岔路,你不知道該走哪條路,而你丈夫迅速而正確地判斷出了方向。后來這種事情在不斷地重復,直到現(xiàn)在成了“你受不了”的處境。
通常情況下,當事者迷,旁觀者清。在你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別人的意見通??梢詭湍憷沓鲱^緒、走出困境??赡愕膯栴}是,這個旁觀者太清了,他什么都要給你提意見,不管你這個當事者需不需要別人的意見。他代替了你的內(nèi)心,幫你作決策,而丟失了內(nèi)心方向的你開始覺得迷茫、焦躁。而你越迷茫,就越覺得自己需要別人的引導,你的丈夫在這個時候就愈加地希望能幫助你。所以,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你們兩個人在這種惡性循環(huán)中都扮演了“兇手”、“壞人”的角色,你倆不僅固定了開車時的一種行為模式——你開車,但由你丈夫來決定路線和方式;而且也形成了一種情感模式——你因迷茫而需要幫助,你丈夫必須幫助你,卻只會令你更迷茫。
在你煩躁痛苦的時候,你覺得無路可走。你的車技和認路能力也無法提高。而且從你的字里行間,我們可以看出,你對自己開車的能力非常有信心,也認為自己不需要再提高什么了。這種自信也是一種死胡同。因為你自信的同時,又的確總是遇到問題,需要你的伴侶幫你處理——比如方向問題。這就非常矛盾,你認為自己做什么都很好,可是偏偏總有人指出你的錯誤。
很多人面對你這種情況,都會建議你干脆讓丈夫開車,或者你倆分別開自己的車;或者告訴你的丈夫管好自己的事,別橫加干涉你開車的自由??蓡栴}是,你很清楚,你的丈夫并非每次都是“橫加干涉”,實際上,大部分時候,他的建議就是正確的,而且對你來說非常有用。
只有新問題產(chǎn)生的時候,以前的問題才不成為問題。也就是說,你無法完全消除一個你不想要的東西,如果你這么做的,緊接著你就會遇到下一個問題,而這個新問題正是由于你消滅了舊問題而產(chǎn)生的。你今天告訴你的丈夫:“以后我開車的時候,你不要發(fā)表意見?!倍宜鹬啬愕臎Q定,以后再也不開口了。你會怎樣?你在開車時會遇到很多問題需要請教你的丈夫,而他這時候不能再給你意見了。這就是新問題。你以為你只是要一個在車里保持沉默的丈夫,實際上你要的不是這個。
你要的是自己的判斷力,自己的力量,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聲音。這些東西在你丈夫建議你如何開車的時候走掉了,離開了它們,你覺得自己特別無助。簡單地說,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不知道該怎么做。
我們可以保證,當你找到自己內(nèi)心的力量,自如控制情緒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行為也變得準確、清晰、果斷了。正如你自己說的,去過一次的地方,下次再去,你一定會牢牢記住路線。這就說明你擁有極好的記憶力,也說明你有敏銳的頭腦,這些都是一名優(yōu)秀司機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只不過,當你丟失內(nèi)心力量的時候,你的記憶力、頭腦全都不運作了,就像好機器卻沒有燃料一樣。你的伴侶也許還像以往一樣,在需要作決策的時候,想用自己的力量來提供絕佳的意見。可是這次他發(fā)現(xiàn),他的力量弱于你,他的速度也不如你,而且,他也不如你那么精確。他不再懷疑你的能力。因為你倆是共生的關系——畢竟你們是坐在同一輛車里,所以,他的共生欲望會驅(qū)使他聽從你的選擇——更好的選擇。
要知道,一個人是無法改變另一個人的,你也無力改變你的伴侶。你要求他像你說的那么做,他做不到??墒?,如果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內(nèi)心力量,不用要求,一切都會順利起來。
所以,你現(xiàn)在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了:不是要求丈夫怎么樣,不是再買一部車,不是去背地圖。你要去找自己的內(nèi)心,找自己丟失了的力量,找情緒的控制力。
有人這么跟我說:“說實在的,你有點討厭啊!你總是建議我們?nèi)プ鲞@個去做那個,你從來都不說讓我們身邊的人如何改變。這很不公平??!明明是他們做錯了,為什么到頭來要改變要忍讓的還是我們自己呢?真是不甘心?!焙苓z憾,我們不能教你去改變別人,只能告訴你改變自己的想法。但是,你可以對比一下,到底是改變別人更輕松,還是改變自己更容易?到底是改變別人讓你信心滿滿,還是改變自己讓你充滿力量?要知道,如果你要改變別人,那意味著所有跟你打交道的人,只要有不合你心意的行為,都要被你努力改變。而改變自己,你的目標就永遠只有一個。你可以這樣理解這件事:
只有我是必須改變的。(逆流)
我有能力主宰自己的生活。(順流)
當你立志要改變他人的時候,你希望通過改變他們的行為,來讓你自己的生活更順暢幸福,是吧?可你注定要失敗,因為你沒有力量和能力控制別人的行為和思想。
可當你立志改變自己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你與你的內(nèi)心交談,你找到渴望已久的力量。你知道你可以控制自己,不依賴別人的態(tài)度,你也可以找到快樂的源泉。這一切都令你感到開心,你自由了。
如果你試圖揣測丈夫的心理,而且這種揣測讓你發(fā)瘋:他是不是遇到過特別糟糕的司機?他要是不管我,是不是就覺得自己沒事做?他是不是個控制狂?。炕蛘呶议_車技術(shù)真的是很差,差到他不得不幫我……這樣的猜想只會讓你的否定情緒高漲,你不僅否定你的丈夫,更會否定自己。而你強烈的否定會形成強大的磁場,正如你說的,這樣負面的情緒甚至會造成車禍,危及你們兩個人的生命安全。
猜測緣由只能加劇矛盾;試圖依靠行為阻止也只能加劇矛盾。惟一能解決問題的就是改善自己的情緒,找到內(nèi)心的力量。
那么好,說了這么多,我們開始梳理你焦躁的情緒吧:
我不喜歡我開車的時候丈夫在旁邊指手畫腳。
如果他那么喜歡指揮,他應該干脆自己來開車。
是的,我承認,有時候他的建議是有效的。
他不看著我看車,也意味著他可以看看別的,比如路邊風景什么的。這對他也有好處。
有時候,兩個臭皮匠的確頂一個諸葛亮。
我開車走錯路的時候,他從來沒埋怨過我。
他也沒說過什么刻薄的話讓我不高興。
他建議我走這里走那里,其實也都出于好意。
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我能強烈感到我倆是一體的,很親密。
有個關心我的伴侶,是件幸福的事。
我很感謝他的關心。
我也很感謝他的建議和幫助。
我的車技很好。
我是個好司機,他是個好助手。
我們是一對絕佳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