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買了一臺電腦并且自己學著使用它。在研讀過使用手冊之后,仍有許多問題無法解決,所以她到賣電腦的店里去尋求幫助。結(jié)果被指派來幫她的人讓她覺得自己簡直是其笨無比。他使用專業(yè)術語來解釋,因此她每問一個問題,就覺得自己更愚蠢一分,而他說話的口氣更加深她的自卑。他的語氣似乎在暗示:這實在非常淺顯,每個人都知道。他快速地解釋,快得她連記都來不及。當她回家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自己什么都忘了。
一星期之后,瑪莎放棄自己摸索,再度回到店里,并決心要留在那兒,直到弄清楚為止。這回被指派來幫她的是一位女士,而這次的經(jīng)驗竟全然改觀了。這位女士盡量避免使用專業(yè)術語,不得已用到時也會問瑪莎懂不懂,若不懂她便向瑪莎解釋其義。當她回答問題時,她的語氣也不會暗示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答案。此外,當她介紹如何實際操作時,她會要瑪莎親自動手,而不只是看著她做。結(jié)果,不同"老師"的風格,使瑪莎覺得自己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有能力而非愚蠢,并且不因無知而感到恥辱。
當然并非所有的男人在提供咨詢時,都會令他的學生感到困惑與恥辱,這世界上許多優(yōu)秀的老師都是男人,也并非所有女人都能讓學生覺得學習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許多女人都表示自己曾經(jīng)有過類似瑪莎的經(jīng)驗,尤其在遇到有關電腦、機車以及其他機械器具的問題時更是如此。她們一致表示,由女人來教導或解釋事情令她們覺得舒服多了。對于此類情況,我們可以用兩性間對"提供援助"詮釋的差異來解釋。如果女人所注重的是人際情感,這樣的動機將驅(qū)使她們縮短彼此在專業(yè)知識上的差距,并且盡量使對方能夠了解自己所說的話。她們心理上的目標在于維持彼此相似與平等的表象,而與對方分享所知正好可以加深彼此的感情。她們說話的口氣中所傳遞的訊息是支持而非輕藐,雖然支持本身也隱含了輕視的意味,但這絕非重點所在。
如果男人的焦點在于地位關系,并且覺得彼此必須分個高下,那么當自己端居上位時,他會覺得舒服些。他向來慣于認為,擁有更多的資訊、技能和知識能夠?qū)⑺葡蚋呶?,于是他便通過談話的方式來達到這個目的。因此有些時候,男人們解釋事情的方法會令聽者覺得其義甚艱而難以理解,這或許是因為對方越覺得困難,說者那種自己知識較淵博的快感就越受到強化吧!此外,這種優(yōu)越的快感會隨著對方所知的增加而消長。對這些令聽者心生敬畏的人而言,或許其真正關心的,在于展現(xiàn)自己高人一等的知識,而不在于關切對方真正吸收了多少。
有位熟知我的觀點的同事告訴我,他曾經(jīng)在一個學術研討會中注意到這種男女的差異。有位女士在提出報告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停下來問聽眾:"到目前為止有什么問題嗎?"這位同事推想她真正關心的是聽眾是否了解她所講的內(nèi)容。然而輪到他自己報告時,他所關心的卻是不可被聽眾打倒,并且根據(jù)他的觀察,其他的男性報告者也都有類似的傾向。就這個觀點看來,掩蓋自己的蹤跡以防他人攻擊的心態(tài),便潛藏在蓄意把自己的論點模棱曖昧化的行為中。在避免遭受攻擊的角度上看來,使自己寓意不清倒是個值得付出的代價。
以上的論點并不意味著女人不愿認為自己博學或有權(quán)力。事實上,問他人是否聽得懂自己的話,這一行為便可被解釋為將自己視為較優(yōu)越者。但是對大多數(shù)女人而言,擁有較多的資訊、知識和技能并不是權(quán)力的基本指標。反而是當她們有助于人時,更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蛘哒f,她們將焦點放在人際關系而不是獨立和自我之上,當整個團體更強大時,她們也益發(fā)感受到自己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