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維和、反恐的先鋒
作為美國軍隊中專門進行山地特種作戰(zhàn)的部隊,第10山地師在海灣戰(zhàn)爭之后,先后參加了聯(lián)合國在索馬里、海地等地的維和行動以及阿富汗戰(zhàn)爭等。
1992年12月,第10山地師被派往索馬里實施“恢復希望行動”,第10山地師司令部被指定為聯(lián)合特遣部隊的陸軍部隊司令部,師長斯蒂文·K·阿諾德被任命為陸軍部隊司令,他們的任務是奪取主要城市道路,打開一條把救濟品送到饑餓的索馬里人手中的安全通道。其中最重要的一次任務發(fā)生在首都摩加迪沙,由美國陸軍游騎兵部隊和三角洲特種部隊合作進行,目的是捉拿索馬里軍閥頭目艾迪德及其政府幕僚。但是由于準備不充分以及情報錯誤,導致抓捕行動陷入混亂,兩架美軍160特種航空團的UH60“黑鷹”直升機先后被擊落墜毀,直升機上的幸存成員陷入索馬里民兵的包圍之中,抓捕行動隨即變成拯救行動。進行這次拯救行動的主力,就是第10山地師第14步兵團第2營A連。
任務下達后,150名士兵乘坐9輛卡車和“悍馬”及“禿鷹”裝甲人員輸送車,在連長比爾·大衛(wèi)中校的帶領下,從城外繞道趕到駐扎此地的特種部隊的基地。晚上9時30分,A連與美軍“游騎兵”和“三角洲”兩只特種部隊的隊員組成了美軍救援部隊,與其他國家的維和部隊一起浩浩蕩蕩向索馬里城內(nèi)開進??墒怯捎谕ㄓ嵅粫常珹連第3排很快與大部隊失去了聯(lián)絡,陷入了當?shù)匚溲b分子的包圍中。
按計劃,整支救援部隊由巴基斯坦維和士兵駕駛的T55坦克作為先鋒,可是巴基斯坦人在爭辯計劃時決定只帶路到民族大街,然后改由馬來西亞人駕駛的“禿鷹”裝甲人員輸送車接替,可A連第3排排長馬克·霍力斯并沒有接到這一計劃的變更通知。當車隊到達摩加迪沙民族大街的拐彎處時,遭到了武裝分子的猛烈抵抗。通訊的誤會很快讓A連3排完全迷失了方向,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掩蓋了對講機中傳出的一切聲音。無奈之下,3排乘坐兩輛裝甲輸送車沿民族大街向西繼續(xù)行駛,并試圖沿此路返回駐地。
當3排的裝甲車駛過大名鼎鼎的第2墜機點時(注:在先前“三角洲”部隊試圖抓捕索馬里軍閥艾迪德時,兩架“黑鷹”直升機被火箭彈擊墜,分別構(gòu)成了第1、2墜機點),他們遭到了索馬里士兵的伏擊,第一輛車前側(cè)遭到RPG火箭筒的打擊,致使馬來西亞駕駛員受傷。接著,第二輛裝甲車右前方發(fā)動機艙也被擊中。3排的士兵不得不下車,尋找安全位置。當他們下車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成為了孤軍,敵人的曳光彈和RPG火箭彈向他們不停地射來,在他們周圍爆炸、開花。
3排排長馬克·霍力斯回到無線電操作員身旁,然后兩人向車輛東側(cè)的一座建筑物轉(zhuǎn)移,并占領了建筑物南側(cè)的一些低洼地。此時,他仍然不肯相信3排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因為地勢太低和建筑物阻隔,霍力斯排長甚至失去了與手下的聯(lián)系。不得已之下,霍力斯帶領著排部小組和工兵小組向北越過兩座建筑物,企圖發(fā)現(xiàn)A連的蹤跡。在離開安全位置的過程中,武裝分子的火力變得更加猛烈。由于擔心敵人的插入將手下分割開,霍力斯決定重新回到原來的陣地。就在行將撤離的過程中,磚墻的另一側(cè)傳來射擊聲。一枚手榴彈被扔過磚墻,爆炸聲后,武裝分子的卡拉什尼科夫AK-47步槍沉寂了。
為了保存戰(zhàn)斗力,3排連同裝甲車的馬來西亞駕駛員撤入了周邊的一棟建筑。在這里,霍力斯聯(lián)系上了營部,很快,一架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飛抵他們上空,對武裝分子進行了壓制性射擊。利用短暫的時間,3排在建筑物周圍構(gòu)建了兩個互相支援的工事,并借助這兩個工事一直堅持著。在這里,3排的士兵承受著無以計數(shù)的步槍子彈以及每小時上百顆的火箭彈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