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在上大學時,就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無論多么不倦的飛鳥都有回家的渴望,無論多么戀家的人都有離家的沖動;沒有人不曾在塵世漂泊過,也沒有人不曾對家園深情地期盼過。漂泊的沖動和家園的渴望不斷交替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心靈深處,以至于我們?nèi)松淖畲罂鞓飞L于此,最大的失落也源出于此。”
那時的我,正在外地讀書,正在看《詩與真》,感受著歌德的心路歷程。
就像一位詩人說的那樣,愛,就注定了一世的漂泊。
作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漂泊者,歌德從此岸漂泊到彼岸,從今年漂泊到明年,并且不斷地從某個具體的愛的身邊逃離,就像一只飛鳥,只有渴了才落到塵世上飲水,對于他而言,飲水是為了飛走,愛是為了更好地漂泊。而他,終于沒有辜負所愛者的期許,從小鳥漂泊成大鵬,從一時一世漂泊成永恒不朽。
可以說,愛給了他靈感,漂泊給了他力量,在那偉大的詩篇背后,不僅印滿了路的滄桑,也流連著美目柔情。
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圓滿的人很少漂泊,而漂泊的人則是在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完成他的圓滿。
從某種意義上說,圓滿通常會使人陶醉,而不圓滿則更有可能使人成長。
生計的不圓滿使人奮進,愛的不圓滿使人專注,大的不圓滿使人堅強,經(jīng)常的不圓滿使人豁達,當你變得堅強而豁達,當你不得不專注而奮進,你就會習慣于漂泊,習慣于從自己的身上取暖,習慣于從無字中讀出有字,從失意處讀出詩意。
而更高的境界則是:熊在樹下跳舞,我在樹上看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