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自利的我們來說,生活的苦痛,常常來自我們永遠不得滿足的欲望。今年我有幸買了一套房,高興之余,又想著買一輛奧迪,買了一輛奧迪,又想著應該有一座別墅,有了一座別墅,又想著什么時候能像美國商人丹尼斯·蒂托一樣,花上幾千萬美元,到國際空間站旅行當我們眼前的收益遠遠追不上自己的欲望時,我們便常愁眉苦臉,卻不會想著我們的獲得收益并非越多越好,因為收益的增加常常伴隨著成本的增加,如果成本的增加大于收益的增加,那再貪圖某項資源就得不償失。
對于我們?nèi)魏我粋€世俗的“正常人”來說,自然是希望自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但是,任何一個人所能擁有的資源都是有限的,我們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需要付出成本,即使你有大把的錢,每天可以到北京的后海去玩樂,你實際上也得考慮是用傍晚的時光去喝咖啡呢,還是去聽一場無聊的音樂表演消磨時光 生命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在同一個時間點上,你只能選擇一件給你帶來最大收益的事。
當那些能到北京后海消費的富人們正為過多的選擇感到為難的時候,經(jīng)濟學算是給他們幫了大忙(對窮人們來說,經(jīng)濟學雖然也很有用,但通常情況下,窮人們擁有的選擇項常常少得可憐,大部分時候不得不蝸居在方寸之地看看無聊的電視而已)。經(jīng)濟學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就是因為它宣稱能幫助我們這些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自利的人做出最有可能不會后悔的決策。例如,如果正在一家收入頗豐的企業(yè)工作的你,計劃今年報考一所名牌大學的研究生。那么,你是如何做出選擇的呢?精明的經(jīng)濟學家們首先會建議你考慮自己所受的很多資源的限制:你需要考慮怎樣解決讀研究生的學費、你是否能有三年充裕的時間讀書、你的能力是否足以保證你順利畢業(yè)、如果單位不答應解除勞動合同為此你需要賠款又該怎么辦?
但是,即使這些資源限制已經(jīng)解決,你還不能立刻做出是否報考讀研究生的決定,你還得算算讀研究生是否合算。在經(jīng)濟學家們看來,讀研究生的成本不僅僅是學費,還包括一去不回的時間:如果你這三年不讀研究生,那么你可以賺取工作的收入,并且以你的能力,很可能在三年之后升職。讀研究生的真正成本是你放棄這個選擇所獲得的最大收益:工資、職位升遷和你支付的學費用在別的地方能取得的最大收益,而不僅僅是你支付的、目前越來越貴的那幾萬塊錢學費,這些你必須放棄的東西,便是經(jīng)濟學所說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當然,如果你此時剛好談了一個女朋友,而讀研究生的話,由于兩人不在一個城市,這段戀情很可能告吹,那這個機會成本還包括這段戀愛的收益。
機會成本是我們利用某項資源試圖有所收益時,我們不得不放棄的、這項資源在其它用途中所能獲得的最大收益。如果你要做出一個將來不后悔的決策,你所得到的收益就應該大于自己放棄的其他收益。你選擇讀研究生,是因為你預期畢業(yè)之后所有工作所得會大于不讀研究生繼續(xù)工作所得。
即便是出于慈善心理的贈送行為,也是理性人滿足自我欲望的最大化行為。例如《紅樓夢》中的劉姥姥第一次進大觀園,鳳姐送了二十兩銀子給劉姥姥。鳳姐表面上看“失去”了二十兩銀子,事實上卻有了無形的收益,這樣做既維護了賈府的名聲又掙到了一筆人情。
本來,這二十兩銀子是“太太給我的丫頭們做衣裳的”(鳳姐的托辭),現(xiàn)在卻給了劉姥姥,這里,鳳姐做出這樣的選擇,從經(jīng)濟學的理性人角度來說,是因為送給劉姥姥比拿去做衣裳能得到更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