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鵝王國的變革(1)

經濟學愛上狐貍 作者:何懿文


據(jù)說有一只外出考察的老企鵝遇上了一只“聰明伶俐、色彩斑斕、活蹦亂跳”的名叫佩里的孔雀,佩里非常有才華,他的文筆不遜色于蕭公,管理可與德魯克比肩,而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冠絕孔雀王國。與孔雀不同的是,老企鵝所在的王國統(tǒng)治著“組織之?!钡暮芏嗟胤剑M管企鵝們說不上特別聰明,但他們把王國管理得井井有條,“高層主管和經理,穿著他們特有的企鵝衣服”,“鳥兒們要想在組織步步高升,就得盡可能向企鵝看齊 學習企鵝的走路方式,把步子邁得像企鵝那樣小,穿上企鵝禮服”。和孔雀生活的那個溫暖自在的國度不同,企鵝的王國單調卻有效率,雖然有些壓抑卻也說得上融洽。

誰都沒想過要改變,直到老企鵝遇到了才華橫溢的孔雀佩里。老企鵝認為,如果能讓“條理有序、忠誠可靠,且善于團隊合作”的企鵝精神和佩里的創(chuàng)造力結合起來,企鵝王國必定能夠傲視天下。然而很不幸的是,企鵝和孔雀的結合產生的卻是一個怪胎。身穿色彩斑斕的外衣、喜歡開屏的孔雀打亂了企鵝王國的平靜,鸚鵡、貓頭鷹、麻雀、蜂鳥紛紛向企鵝管理層提出個人要求,而盡力克制自己的孔雀也是郁郁寡歡,覺得大一統(tǒng)的企鵝王國泯滅了自己的個性。

就像20世紀90年代的墨西哥借鑒美國進行金融自由化,卻導致金融危機一樣,孔雀佩里在企鵝王國的改革計劃也在鳥兒們的爭議中面臨分崩離析的局面。在競爭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沒有任何人或者任何企業(yè)甘愿裹足不前,經濟學大師熊彼特也把改革認為是企業(yè)長久生存的唯一動力,然而,打破規(guī)則的創(chuàng)新卻是一種痛苦的嬗變。平穩(wěn)的企業(yè)結構和社會制度某些時候就如企業(yè)王國厚重的冰雪,帶來“安逸”的同時卻享受不到溫暖陽光下的多彩世界。

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后的財富賽跑中,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要求那些身價億萬的“孔雀們”變成統(tǒng)一的“黑白”。讓那些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孔雀穿上企鵝的套裝,雖然能給中國經濟的展會帶來表面的和諧與一時的熱鬧,卻對下一次展會的召開于事無補,這種千篇一律的“官樣文章”久而久之只能令人心生厭惡。但步調一致的企鵝并非一無是處。統(tǒng)一的步調是特定環(huán)境下產生的。中國的改革為各種鳥兒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但不管是樂觀的藍鳥、老好人麻雀、貴族氣質的天鵝,還是孤傲的孔雀,他們都必須活動在一定的空間內,這不僅是中國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個體自我保護的需要。

當經濟學愛上那只狐貍

阿爾卑斯山,正值風和日麗的晌午。一只公狐貍神秘兮兮地小跑著直奔一處隱秘的、草木豐盛的山坡。它嘴里叼著一只家兔,這是公狐貍費了好大勁才弄到的。

而在山坡的另一頭,公狐貍的夫人以及它們的四個孩子正等著公狐貍帶回豐盛的午餐呢,它們已經好幾頓沒進食了。但遺憾的是,公狐貍并沒有叼著兔子回家,而是把獵物偷偷藏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在公狐貍的別墅里頭,它已經儲藏了一只家兔、一只野兔、一只綠頭鴨、七只田鼠和一只鼴鼠。但它還想再儲藏些,以備不時之需,好背著家人自個享用。

苦等著丈夫不回的狐貍媽媽無奈之下,只好帶著小狐貍們出外覓食。好不容易,狐貍媽媽在灌木叢中逮到了一只田鼠,四只小狐貍一窩蜂擁了上來,哀求狐貍媽媽把這只田鼠讓給它們吃。自己餓著肚子的狐貍媽媽雖然有些猶豫,但看著孩子們餓得實在不行,只好把田鼠讓給孩子們。

但狐貍媽媽已經餓了兩天了。直到夕陽西下,狐貍媽媽終于又逮著了一只田鼠。很快,它的孩子們又圍了上來。狐貍媽媽這下犯難了,粗暴地趕走孩子們她實在于心不忍。狐貍媽媽靈機一動,它發(fā)出一聲尖叫,這是狐貍家族通用的報警信號,小狐貍們遇到這信號馬上就跑回家去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