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今天自己做實驗,明天科學捧桂冠(1)

一句話改變孩子的一生 作者:高坤


【現場直擊】

人們都說,自己總結出來的知識記憶最深刻,對于這種說法寧寧媽媽深信不疑。所以,她從寧寧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注重培養(yǎng)其自己動手做實驗的能力了。

說到寧寧媽媽的“小科學家養(yǎng)成計劃”,那可是內容廣泛無所不包。養(yǎng)蠶寶寶、做昆蟲標本、做植物實驗、自制天文望遠鏡觀察星空——只要寧寧媽媽能想到的,就沒有不鼓勵孩子嘗試的。在孩子遇到困難、想打退堂鼓時,寧寧媽媽常常用這樣的語句來鼓勵自己的孩子:“今天自己做實驗,明天咱們就會成為一個小科學家?!薄拔覀兊男】茖W家害怕這些困難?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戰(zhàn)勝它?!?/p>

除了鼓勵幫助孩子多做實驗,而且每次嘗試,寧寧父母都是盡量與孩子一起完成。一家子玩得有聲有色,兒子也是常常笑得前仰后合。通過這些小實驗,寧寧不僅成了一個知識面非常廣闊的孩子,而且養(yǎng)成了很好的動手習慣。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父母的鼓勵、幫助下,寧寧對科學小實驗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認識,甚至經常自己設計一些實驗來探究科學的奧秘。用他自己的話,就是將來要當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自己做實驗是多此一舉,因為書上都寫得很明白了。我不這么認為。鼓勵孩子多做實驗,不僅能夠培養(yǎng)他的探索精神,開闊他的視野,而且能夠使他慢慢建立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信心和力量。這才是我最想得到的?!?/p>

——寧寧媽媽

【場景分析】

對于這個世界,每個孩子都會充滿好奇與探索欲。為了弄清楚自己的疑惑,為了驗證自己從課本上學到的知識,他們必然會想方設法去進行驗證。在此過程中可能會令長輩覺得心煩,甚至可能會毀壞家里的物品。那么,面對孩子的“淘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發(fā)怒、發(fā)怒、還是發(fā)怒……我們幾乎想象不出您這時還會有什么其他類型的反應。但是,我們要在這里對您的行為提出警告了:千萬不要對孩子發(fā)火。平心靜氣地問自己一句:“孩子是故意要把電腦弄壞的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孩子的行為只有一個答案:他想弄明白這個能夠聽他使喚的機器里面到底有什么。探索求知的欲望促使他犯下了這一“罪行”。這真的是罪行嗎?當然不是。我們這時候不僅不能打罵孩子,還應該給他們送去鼓勵與安慰。因為剛剛遭遇挫折、毀壞了家中物品的孩子,內心肯定充滿了恐慌與忐忑不安。如果你對電腦精通,那么不妨放下手中的公文包,與孩子一起把電腦組裝上吧!這樣,孩子才能最終達到他的目的。

也許我們不知道,在父母、長輩的支持下,孩子的實驗探索精神到底會以一種什么樣的速度成長。人類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不,不要說得那么遠,至少孩子自己人生的發(fā)展,可能都在那一個又一個的試驗中變得越來越清晰。

寧寧的父母無疑是成功的??茖W需要求證,知識需要探索,而探索與求證都離不開實驗。在這條漫漫征途上,孩子需要我們的幫助,需要我們的鼓勵。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孩子,可能只會碌碌無為地度過他的一生,而那些給父母“添亂”的孩子,卻往往會成就一番事業(yè)。

在這一過程中,父母的耐心、寬容和鼓勵是他成功的關鍵。所以,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吝嗇我們的夸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