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養(yǎng)成教育的四種方法(3)

決定孩子命運的12個習慣:養(yǎng)成教育序列化訓練方案(節(jié)選) 作者:林格


(4) 鼓勵孩子和自己的榜樣共同進步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叭诵?,必有我?guī)煛?。由于孩子各自的局限,常常是你在這點比她好,她在那點比你強,大家各有優(yōu)勢,不相上下。這種情況下,孩子們可以互為榜樣,學習他人身上的優(yōu)點,克服自己身上的缺點,同時以自己的優(yōu)秀之處影響別人,幫助別人進步。父母既要鼓勵孩子進步,也要提醒孩子,千萬不要被別人身上的缺點或壞毛病影響,好習慣沒養(yǎng)成,壞毛病又形成了一大堆,這就背離了初衷。

二、訓練法

1. 解釋

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說過這樣的話:“兒童不是用規(guī)則教育可教育好的,規(guī)則總是被他們忘掉。你覺得他們有什么必須做的事,你便應該利用一切時機,甚至在可能的時候創(chuàng)造時機,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這些練習在他們身上固定起來。這就可以使他們養(yǎng)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yǎng)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記憶,很容易地、很自然地發(fā)生作用了?!?/p>

這段話非常明確地指出了練習(也就是訓練)的作用??梢哉f,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習慣必須經(jīng)過長期的、反復的訓練才能形成。

籃球巨星喬丹曾為了一個單手投籃習慣而靠墻苦練三個月,時裝模特為了一個臺步習慣甚至苦練終身。“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形成良好的習慣,首先要經(jīng)過嚴格的訓練。

訓練對于小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小孩子常常不大能明白一些大道理,但這時若能給予他們很好的訓練,讓他們在實踐中逐漸體會那樣做的好處,等到他們長大了,自然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此時,良好的習慣也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強調(diào)訓練的重要性。因為習慣是條件反射長期積累和強化的結果,而訓練恰恰是最合適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實踐證明,再好的理想,一味地空想而不去腳踏實地地做,永遠不可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2. 案例

歷史上,大凡有所成就者,無不與足夠的訓練有關。

曾獲得196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英國有機化學家巴頓,小時候就得益于父親將他從“蜜罐”送入“火坑”,接受了嚴格系統(tǒng)的訓練,最終得以走向成功之路。

巴頓出生于一個富足之家,是全家寵愛的獨子。上小學時,他被送進一所走讀學校,但因為那里環(huán)境與家里完全不同,老師也不像家中長輩那樣百般呵護他。小巴頓很不適應,學習很糟糕,與同學關系也緊張。父親感覺這對小巴頓的成長不利,于是在他剛剛10歲時,把他送到一所寄宿制學校。

這所封閉式學校實施軍事化管理,學生們都過著軍營型的生活。早晨,只要鐘聲一響,學生們就要以最快的速度起床、穿衣服、疊被子、刷牙洗臉、出操跑步,日日如此。如果跟不上節(jié)奏,就會受到懲罰。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要用涼水洗漱?;锸骋簿兔銖娝愕蒙鲜恰按植璧垺薄“皖D簡直是從天堂掉進了地獄。

由于條件確實艱苦,小巴頓對這所寄宿學校更不適應,每逢星期一早晨送他去上學時,他就大哭大鬧,不愿意去上學,希望父親能給他重新?lián)Q一所學校。折騰了幾個星期,小巴頓瘦了很多。母親和姑姑對他父親的做法很不理解。但父親仍然堅持,始終認為磨難和鍛煉對巴頓不是壞事,反而是一道十分有益的“營養(yǎng)劑”。

這段生活為巴頓日后事業(yè)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此,巴頓成名之后十分感謝父親當年給自己吃的這些苦頭??梢韵胂螅羰且稽c苦頭都不能吃,一點委屈都不能受,他怎能承擔起科學研究的重任?怎能耐得住科學研究的辛苦和寂寞呢?

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被稱為“二王”。他們的故事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摹?/p>

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自幼聰明好學,在書法上專攻草書隸書,也善畫畫。由于眾人的夸贊,他不禁有些飄飄然起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