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長安水邊多麗人(4)

杜甫的五城 作者:賴瑞和


"住宿嗎?空軍招待所,國營的,很近,帶空調(diào)衛(wèi)生間。"一個十多歲的小女孩,走上前來向我拉生意。這些拉客的,大部分是小女孩或中老年婦女,很少見到男的。她們好像都喜歡強(qiáng)調(diào)"國營的"和"很近"這兩點。然而,我知道她們的所謂"很近",其實可能是在甚么荒涼的小巷里,交通極不便。

我只停下來,跟一個老太婆買了幾張西安市的地圖,便繼續(xù)往前走。其實,我早已有備而來,知道火車站對面,就有一家解放飯店,價錢和設(shè)備中等,正好適合我這種獨自旅行的"零散客"。那年,我第一次去那兒投宿,每個標(biāo)準(zhǔn)二人間,只要外匯券八十元,在西安這種大都市,算是便宜的了。

我尤其喜歡這家飯店的地點。離火車站只有十幾步的路程,不論是抵達(dá)或離去,都一樣便利。而且,附近還有一個長途汽車站。所以,這以后,我每次到西安,或路過西安轉(zhuǎn)車,都必往"解放"。

我被分配到五樓去。解放飯店有一點倒和唐代的朝廷相像,那就是對外來的人采用"分而治之"的辦法:外國人和港澳海外華人,全都住到五六樓去,和國內(nèi)的同胞隔開。難怪,我稍后才明白,為甚么這家飯店五六樓的客房地毯上,異常干凈,沒有香煙頭燒成的一個一個焦洞。

我五樓房間的窗口,正好面對著龐巨的西安火車站,一座典型的仿唐建筑。它的屋頂裝飾,并不是傳統(tǒng)常見的龍鳳,而是唐代建筑的象征--鴟尾。主色也并非傳統(tǒng)常見的紅色,而是古拙的蒼綠色。站在窗前,面對這座宏偉、線條簡樸有力的建筑物,我感到真的很有些唐代蒼勁的氣魄了。

到西安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馬上去游玩,而是先睡個大覺!昨晚在火車上,蕩漾在隴海線上深邃的北朝隋唐歷史之中,一整晚沒睡好,現(xiàn)在疲倦極了。清早到了西安,我已到達(dá)目的地,好比航返一個安全的避風(fēng)港。我先洗了一個熱水澡,把兩天來路上的風(fēng)塵洗去,然后換上一套干凈的睡衣,把窗簾拉好,躺在這個"避風(fēng)港"的"港灣"之中,熟睡了三個多小時。

睡醒時,才不過上午十點多。我先在房內(nèi),仔細(xì)"研究"剛才在火車站前,跟那位老太婆買的那幾張西安市的地圖。中國歷史上的都城,從遠(yuǎn)古的商代開始,恐怕就是"規(guī)劃"的,而非自然聚居形成的。所謂"城",就是建有城墻的地方。"城"甚至可以作動詞使用。這種用法在《資治通鑒》中,最為常見。通常,統(tǒng)治者先選定一個地方,然后,像《通鑒》常說的那樣"城之"--建起城墻、宮室和衙署--再把大批富豪人家和老百姓,趕到那里去定居,有時甚至可能是多達(dá)幾十萬人的強(qiáng)逼遷徙。"城"便如此慢慢形成了。

當(dāng)年,北魏的洛陽,就是在一個帝王的命令下,這么建成的。隋朝的大興,和唐朝的長安,也是如此。杜甫說,"聞道長安似弈棋",一語雙關(guān),既指長安政局像弈棋般,不可捉摸--"百年世事不勝悲",亦指長安街道,規(guī)劃得像棋盤一樣井井有序。盡管隔了一千多年,在我眼前的這張西安地圖上,城里的街道依然似"弈棋",交錯組成一個一個方方正正的格子,像棋盤。然而,唐代的長安城,比起今天還留在西安的那座明代所建的城,還大了一倍有余。像有名的大雁塔,在唐代原是在城中南部,如今卻已在明代城墻的外圍了。

翻看地圖,火車站和解放飯店在城北,而大雁塔正好在另一端的城南,遙遙相望。我不覺福至心靈,決定騎自行車去游大雁塔。想看看從城北到城南,到底有多遙遠(yuǎn)。

我在解放飯店樓下的小賣部,租了一輛自行車。騎在長安--不,西安--街上,似乎可以感覺到,唐代那些大詩人的幽靈,還飄浮在空氣之中。我一邊騎車,一邊欣賞兩旁的街景,覺得這樣騎車游西安,恐怕正像從前騎馬經(jīng)過長安一樣逍遙寫意了。九月初秋,暑氣已消,天開始涼了。不少秀麗的現(xiàn)代西安女性,穿著高跟鞋,在路上騎車姍姍經(jīng)過??上н@時不是三月,否則,簡直可以用杜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來描述。但"肌理細(xì)膩骨肉勻"一句,用來描寫現(xiàn)代西安麗人,依然還是非常恰當(dāng)、非常貼切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