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8峰會本身是20世紀70年代在西方國家應對經濟沖擊的背景下成立的。如今,仿佛輪回,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羅斯八國領導人于2009年7月8日在意大利聚首,像三十多年前一樣坐在一起討論經濟的重振計劃。
在這次峰會中,涉及到國際貨幣體系的問題,法國依然不放棄動搖美國基礎性貨幣地位的決心,希望將會議討論的重點放在世界主導貨幣上。薩科奇積極呼吁結束美元作為國際參考貨幣,認為多極化的政治應該有多元化的貨幣相匹配。面對某些國家冷淡的反應,薩科奇宣稱G8并不具備足夠的代表性——這顯然是希望能夠借助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的力量來幫助法國完成打擊美元霸主地位的目的。
德國盡管態(tài)度不像法國那樣尖銳,但同樣強調將歐元作為儲備貨幣將起到一種對美元的補充作用。但和法國意見一致的是,默克爾也認為G8不足以解決全球問題。
日本作為美國的追隨者,誰都不指望他們會有什么能讓人驚訝的言論,當然他們從一而終的態(tài)度也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更何況麻生回國后將面臨極為嚴峻的政治局面,恐怕也沒有心思提出什么有新意的見解。日本官員表示支持以美元為中心的全球貨幣體系,并認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美元將依然保持全球主導貨幣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的G8峰會除了原有的八位成員進行討論外,還邀請了包括中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和埃及6個國家的領袖參與會面。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曾說過,“如果我們以為,我們可以在一些主要國家如中國、印度和巴西缺席的情況下,解決這些國際挑戰(zhàn),這肯定是錯誤的?!笨磥?,至少工業(yè)國集團已經意識到,在經濟危機爆發(fā)后,僅靠幾個巨頭國家是無法支撐起世界經濟的。面對經濟危機帶來的全球金融市場的失衡、經濟復蘇計劃的制定、金融體系的改革、氣候變化等問題,G8不得不承認無法獨自應對。他們需要一個能夠將世界經濟舞臺上所有重要角色都囊括的對話平臺,來協(xié)調矛盾、解決問題。
在談及八國集團與新興發(fā)展中國家的合作時,需要提及“海利根達姆進程”?!昂@_姆進程”是由德國提出,并最終獲得八國集團通過的,旨在加強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的固定對話機制?!昂@_姆進程”的主要參與者包括G8各國領導人以及新興發(fā)展中國家的領導人。2007年6月,“海利根達姆進程”啟動。在該對話機制下,G8領導人與中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南非5國領導人進行了首次會面。2008年,G8領導人又和包括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5國,以及阿爾及利亞、埃塞俄比亞、加納、尼日利亞、塞內加爾、坦桑尼亞等國進行了對話。本次G8峰會后,八國集團再次向發(fā)展中國家伸出了橄欖枝。2009年7月9日,八國集團與發(fā)展中國家領導人首次發(fā)表共同宣言,決定在平等基礎上將伙伴關系延續(xù)兩年,并將其更名為“海利根達姆-拉奎拉進程”。
2009年8月26日,法國總統(tǒng)薩科奇說,“我希望法國2011年主辦八國集團(G8)峰會之時,這一會議能因為主要發(fā)展中國家的參與而改稱十四國集團(G14)峰會?!币苍S不久之后,G8峰會真的會變成G14峰會了。諸多發(fā)達工業(yè)國家對于新興國家的重視以及對G8局限性的坦誠,都證明了世界格局正在發(fā)生著微妙改變,14、20甚至30國的平臺代表著更為開放的全局觀,這也是世界正在以不可遏止之勢向多極化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