殆有甚焉……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zāi)。
——《孟子》
孟子見到齊宣王后宣揚他的仁政思想,但齊宣王只想追尋齊桓公、晉文公的霸業(yè),對孟子的一套說教并不放在心上,于是孟子就問齊宣王是不是非得發(fā)動戰(zhàn)爭才覺得痛快。齊宣王否定說,我可沒有這么想,只不過有點雄心壯志罷了。孟子問:“那大王的理想是什么?不妨說來聽聽?!饼R宣王卻只是笑笑打個啞謎。孟子其實不是不知道他的心思,只是不便一時點明,也就和他兜起了圈子:是吃得不夠美味還是穿得不夠舒服?是看到的不夠養(yǎng)眼還是聽到的不夠悅耳?難道說是服侍你的人不夠多、不夠好?“當(dāng)然不是了,”齊宣王說,“我并不想要這些?!笨粗R宣王已經(jīng)上鉤,孟子便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出齊宣王的心思:“哦,我明白了,大王是想開疆辟土,讓秦、楚這些強國都向你俯首稱臣,朝拜進(jìn)貢。你還要成為中原霸主,讓四夷歸順啊,可是以你現(xiàn)在的實力來看無異于緣木求魚?。 薄安恢劣诎?,先生說得太夸張了?!饼R宣王并不這樣認(rèn)為?!安恢劣冢靠峙卤冗@還嚴(yán)重,緣木求魚,即使得不到也沒太大關(guān)系,但大王若一意孤行要實行你的愿望,肯定會招來災(zāi)禍。”
“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zāi)。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zāi)?!?孟子此番話猶是說“機(jī)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齊宣王如夢方醒,求教治國之道。南懷瑾在《孟子旁通》中講解這段話時的小標(biāo)題是“世上無如人欲險”,并引了清代《解人頤》中一首富含哲理的白話詩:
終日奔波只為饑,方才一飽便思衣。
衣食兩般皆具足,又想嬌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
買到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
槽頭扣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
縣丞主簿還嫌小,又要朝中掛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夢西。
人的欲望可謂永無止境,甚至可以說是至死方休。但欲望是和成功與幸福成反比,和能力成正比的。計算幸福程度的公式是能力除以欲望,能力越大,欲望越小,就越幸福。人們都覺得童年是自己一生最美好的時光,因為小孩涉世未深,接觸的東西少,想要的東西也少,很易滿足。隨著人的成長,我們的能力和欲望也在不斷增加,當(dāng)欲望膨脹的速度超過自身能力時,人就會陷入痛苦之中。想要幸福就要增加你的能力或者降低你的欲望,讓二者保持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否則受折磨的是你自己。
萬科在深圳做進(jìn)出口生意時,隨著政策而變,什么都做??扛銛z像機(jī)設(shè)備起家,后來又搞服裝,建立飲料廠、廣告公司、影視公司等,很快就涉及十幾行。用當(dāng)時王石的話說:我們不做什么反而比較容易介紹,我說萬科除了軍火、黃賭毒不做之外,什么都做。在相當(dāng)一段時間內(nèi),王石也頗為得意地自稱為金手指。
1993年,萬科發(fā)行B股,王石很自豪地去投資行做介紹,但對方根本不買賬,說投資組合不應(yīng)該是你萬科這樣的一個企業(yè)來做的,而是他們投行來做的,所以他們不會投萬科。他舉例說,如果投房地產(chǎn),他們會投當(dāng)時深圳最大的房地產(chǎn)公司——深深房,而不是你萬科。萬科各個行業(yè)加起來才兩三千萬,而深深房只做一行就是上億。而且,萬科的這種組合隨時變化,抵御風(fēng)險的能力很差。這時,萬科才看清了自己,斷臂求存塑造核心競爭力,專注于房地產(chǎn)。萬科為什么專搞房地產(chǎn)?因為他們最好的資源在這里。
2003 年王石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訪時說,他在1983 年到深圳時對自己的定位是個打工的,沒有一定要擁有公司的情結(jié)。2007年,他接受采訪時又謙虛地說“我就是一個企業(yè)家”。能力在欲望之上,所以王石成為了一名成功而讓人羨慕的企業(yè)家。
反之,能力和欲望失去平衡,欲望超過能力,你就會在追求目標(biāo)的過程中變成痛苦的奴隸,經(jīng)營一家公司如此,治理一個國家也是如此,要想成為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或政治家,就要處理好二者的平衡關(guān)系。
不要夸大了自己的能力,學(xué)會管理自己的欲望,否則當(dāng)欲望和能力差距太大的時候,即使再有雄心,也會讓你為這不切實際的欲望付出慘痛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