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沈從文第五條命的,是文化資源豐富而學術研究貧弱的祖國?!拔幕蟾锩眮砼R,他自己感覺已經進入暮年。身體很差,環(huán)境又苦。孩子們長大了,而他還愿意活著,就是惦念國家博物館倉庫里那正在霉爛著的文物。這些文物,他花了二十年心血做了一些基礎的工作,而年輕人還不曾意識到好好做的時候,他要活著,做好傳承。他最樸質的愿望,就是報答祖國,獻出余熱。
所以,幾乎貫穿二十世紀始終的沈從文的一生,風雨很多,很驟,他卻沒有死。而一九八八年雖然真實的一個軀體消失了,幾年后那一捧灰燼回到了湘西的水里土里,但因為思想與創(chuàng)作,因為理想而努力,沈從文靈魂不滅。
湘西的水,五四的火,兆和的木,龍虎的金,祖國的土,五行相生,扭結成沈從文結實的生命繩索,拉扯在過去與現(xiàn)實之間,拉扯在遺憾與理想之間,拉扯在湘西與世界之間,拉扯在你與我之間。讓我們懂得忍耐,也懂得堅守,懂得汲取,也懂得舍予。用我們一己微薄的力,去擦拭祖國額頭上的一道鮮紅血跡,那是為了我和我們的土地更堅強。
沈從文一生都在克服并與之戰(zhàn)斗的東西,思想的不自由,作家的不獨立,藝術家的無個性,傳統(tǒng)道德與古樸民風在所謂現(xiàn)代生活的沖擊下黯然退位,而新的信仰依舊無法獲得確立,以致多數人工作的慵懶,大量資源、時間與精力莫名其妙地浪費,等等,等等,今天的社會并沒有多少改觀。讀他的文字,我心中充滿沉痛與悲哀。沈從文不僅是一個思想超前的預言家,而且是一個無怨無悔的戰(zhàn)士。他一生都在戰(zhàn)斗,而且是注定要失敗的持久戰(zhàn)。不管他的武器是槍,還是筆,是吶喊,還是沉默,是號角,還是撤退,是自殺,還是隱忍,他都為的是自己的理想,為的是他的愛人,為的是他的祖國。
《沈從文全集》是我?guī)啄昵皬凝堉焓掷镔I得的,這些年里一直在書架最耀眼的位置上,我卻并沒有讀。記得買書時手頭緊,還花掉了女兒的壓歲錢。但是我愿意沈從文陪我。當高曉巖老師約我編本書的時候,我懷著忐忑與虔敬。重新一頁頁捧讀,尋找光點時,我決定只給每一條妙語三個數字:第一個數字是“全集”卷數,第二個數字是所在卷頁碼,第三個數字是寫作或發(fā)表年代。我想這就夠了,我不想用更多信息來干擾了您的閱讀。希望您理解。
當我在寫這篇短文的時候,我的妻子和女兒正隨龍虎二老在鳳凰沈從文的土地上看“沈從文墓園”。實際上,沈從文的骨灰不帶包裝直接進入了泥土,家人只放了一塊石頭在那里。龍朱說:“本來就沒有‘沈從文墓’這一說?!?
只是,喜歡沈從文的人太多,硬弄出一個墓園來。當然,這也是好意,畢竟,喜歡沈從文的人能到這里憑吊,并讀一下沈從文的話: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
我愿我的孩子可以懂,即使今天不懂,將來慢慢懂。
二○一一年五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