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18:關(guān)注小事
《道德經(jīng)》中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李斯《諫逐客書》中的"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算是很流行的名句了。說的都是"大事基于小事,無事不從細微處開始"的道理。
唐代禪師黃蘗《上堂開示頌》的詩句更是老少皆知了:"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當然,這已經(jīng)不止于作文,做所有事莫不如此。唐朝著名的苦吟詩人賈島借《劍客》為題寫出了同樣的意思:"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離我們還不算太遠的曾國藩在給弟弟們的書信中,反復提到這樣的觀點:"既有大志,雖不科名可也,但當守一'耐'字訣耳。"
可惜的是,這些道理雖然都存在了千百年之久,卻并沒有多少人真正懂得,更不用說照著去做了。1994年,當亞運會在日本廣島結(jié)束的時候,六萬人的會場上竟沒有一張廢紙。全世界報紙都登文驚嘆:"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就是因為沒有一張廢紙,就使全世界為之驚訝。相比之下,再來看我們2008年北京奧運會,當人們散去,滿地廢紙,一片狼藉。
在美國,巴薩是一位曾處理過數(shù)萬件婚姻糾紛、幫助過數(shù)千對面臨分裂的家庭破鏡重圓的法官。他說過:"一些微不足道的瑣事是大多數(shù)不幸婚姻的根源。一個平常的友好行為,例如夫妻雙方在對方早上上班時給予一個擁抱或者親吻,許多婚姻悲劇就會避免。"
人的心是極纖細的物質(zhì),如同幾個傳送裝置接在一起,互相牽動旋轉(zhuǎn)一樣,微妙細小的心理活動,總是一瞬一瞬地相互重疊活動的,絕不可忽視這種心理上的精細狀況。幸福的婚姻總是讓人們覺得來之不易,實際上不過如此簡單而已,注重細節(jié),從小事做起,不要讓小事奪走你的幸福。池田大作就曾說過:"要說是小事,可能確實是小事。但是有時小事就能成為左右現(xiàn)實的'大事'。一天的喜怒感情也常常被這些小事情所支配。"
只有注重小事,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完美,才能把個人潛在的智慧和力量更有效地發(fā)揮出來,才能少走彎路、少出紕漏,在通往事業(yè)成功的道路上穩(wěn)操勝券。否則,你就會被你所忽略的小事打敗。
還記得達o芬奇畫蛋的故事吧。為了把一個蛋畫好,達o芬奇成百上千次地不停地畫圓圈。零缺陷工作對我們的要求就是這樣,把小事做好,把事情的細微之處做好,就會逐步走向成功。
或許有很多人不明白--優(yōu)秀的習慣從哪里來?其實,就是從小事中來。只要你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就可以養(yǎng)成優(yōu)秀的習慣。
做好小事,可以打造人生最重要的品質(zhì)。做好每一件小事,意味著認真投入、全力以赴,意味著堅韌不拔、持之以恒。認真和堅持,是做大事的最重要的品質(zhì)。
做好小事,是我們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大事是由小事有機組成的。任何人的成功都是通過做好大量的小事來鋪墊和積累的。
我們的工作中,沒有任何小事可以忽略,也沒有任何小事不值得去做,在零缺陷工作的定義里,"重復"就是"成功"的同義詞。讓我們堅持做好每一件小事,使我們的工作零缺陷、人生零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