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經濟改革的新思路(4)

大國戰(zhàn)略 作者:唐晉


     機制設計和理念

  經濟改革新思路的基本內容

  本文提出的經濟改革新思路的基本內容,就是由中央政府主動地,有序地在地方政府之間組織和發(fā)展社會賦權交易,也就是在地方之間交換公共資源的分租權,以達到下列三個改革目標:

  1.進一步促進市場賦權與社會賦權的分離,糾正土地和勞動價格的嚴重扭曲,促進要素市場的均衡發(fā)展;

  2.通過中央政府對社會賦權交易的定向補貼,全面提升農民的社會賦權,全面降低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對“財政供養(yǎng)人員”的不公平負擔;與財稅體制改革和政府改革相配合,優(yōu)先消除縣域內部城鄉(xiāng)二元體制,實現中國公民同縣同權,平穩(wěn)地改變公共資源在城鄉(xiāng)之間、地區(qū)之間高度不平衡、不公平的分配格局,并創(chuàng)造一種促進人口在城鄉(xiāng)和不同地區(qū)合理分布的誘導機制。

  3.根據中國地域差距顯著的國情,建設與市場經濟兼容,公平和公正地界定和調節(jié)市場賦權和社會賦權的機制,實現經濟改革,政治改革和司法改革的有機配合,促進統(tǒng)一法治下的地方民主自治,促進地方治理的良性競爭與多種形式的區(qū)域合作體的形成。

  發(fā)展社會賦權交易能否實現上述三個目標,首先要取決于政治改革和司法改革的機制設計是否為地方之間的社會賦權交易提供正當性。本文假定,未來的政治改革和司法改革的設計,接受了社會賦權交易的理念,那么,經濟改革新思路能否成功,就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地方之間進行社會賦權交易的機制設計,取決于這種機制設計與政治改革和司法改革的配合。

  社會賦權交易是一個很新的概念,系統(tǒng)地利用社會賦權交易來改變經濟權利體系也是一個重大的創(chuàng)新。因此,有很多理論和實踐問題有待深入探索。但是,中國改革已經為這一新的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經驗支持,再加上國際上的排污權交易也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因此,我相信,設計中國社會賦權的交易機制,定價機制和均衡機制,并非構建空中樓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