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在線讀書歷史傳記1911

正文

“開明專制”與“暴力革命”(4)

1911 作者:王樹增


論戰(zhàn)的一方以《新民叢報》為陣地,梁啟超一人獨筆,幾近孤軍奮戰(zhàn);另一方以《民報》為陣地,孫中山麾下的汪精衛(wèi)、胡漢民、朱執(zhí)信、劉師培、章太炎等個個文辭犀利。梁啟超在發(fā)表《開明專制論》后門前叫陣:“以上所駁,吾欲求著者之答辯,若不能答辯,則請取消前說可也?!薄睹駡蟆芳纯虋^起應(yīng)戰(zhàn),特別出版號外,列舉了雙方辯論的主要問題,共計十二條。這十二條對為中國的命運(yùn)同樣舍生忘死的人為什么彼此“廝殺”提供了注解:一、《民報》主共和,《新民叢報》主專制。

二、《民報》望國民以民權(quán)立憲,《新民叢報》望政府以開明專制。

三、《民報》以政府惡劣,故望國民之革命;《新民叢報》以國民惡劣,故望政府以專制。

四、《民報》望國民以民權(quán)立憲,故鼓吹教育與革命,以求達(dá)其目的;《新民叢報》望政府以開明專制,不知如何方符其希望。

五、《民報》主張政治革命,同時主張種族革命;《新民叢報》主張政府開明專制,同時主張政治革命。

六、《民報》以為國民革命,自顛覆專制而觀,則為政治革命,自驅(qū)除異族而觀,則為種族革命;《新民叢報》以為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不能相容。

七、《民報》以為政治革命,必須實力;《新民叢報》以為政治革命,只須要求。

八、《民報》以為革命事業(yè)專主實力,不取要求;《新民叢報》以為要求不遂,繼以懲警。

九、《新民叢報》以為懲警之法,在不納租稅與暗殺;《民報》以為不納租稅與暗殺,不過革命實力之一端,革命須有全副事業(yè)。

十、《新民叢報》詆毀革命而鼓吹虛無黨;《民報》以為凡虛無黨,皆以革命為宗旨,非僅以刺客為事。

十一、《民報》以為革命所以求共和;《新民叢報》以為革命反以得專制。

十二、《民報》鑒于世界前途,知社會問題,必須解決,故提倡社會主義;《新民叢報》以為社會主義,不過煽動乞丐流民之具。雙方的辯論主要圍繞著兩個問題展開:革命還是改良?君主立憲還是民主共和?而雙方的觀點其實都不能自圓其說。

革命還是改良,這涉及暴力革命的問題。

革命誰都不反對,但梁啟超主張“有序革命”,反對用暴力手段推翻大清王朝——“有序革命”就是“漸進(jìn)方式”。梁啟超認(rèn)為,暴力革命一旦發(fā)動,難以控制,必然會導(dǎo)致社會動亂和列強(qiáng)干涉等惡果。而“有序革命”,應(yīng)該來自于“中等社會”的“善良之市民”。雖然“下等社會”的人都有黃巾起義的基因,但這些人的造反無一不是自取滅亡,即所謂流寇足以亂天下,“不足以定天下”。革命派則認(rèn)為:“大抵歷代之亡也,舍權(quán)貴篡位,蕃鎮(zhèn)跋扈,外族侵入,三者之外,皆亡于人民之革命?!敝灰讶嗣窨刂圃谥刃蛑畠?nèi),革命發(fā)生時就不會造成社會大亂。同時,革命不但不會導(dǎo)致列強(qiáng)干涉,反而能挽救民族危亡。無論是改良派還是革命派,此時都走向了兩個極端:革命和改良,實際上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兩條道路,只要符合國情,兩者都能成為合理的變革手段;而對于積貧積弱的中國來說,列強(qiáng)干涉的危險始終都是存在的,這一點梁啟超的判斷并沒有錯??墒?,大清王朝的腐敗沒落世所共睹,僅就中國漫長而頑固的封建統(tǒng)治來講,除了暴力革命之外,難道還能對朝廷里的皇上和太后有什么指望嗎?梁啟超期望大清皇族來進(jìn)行政治變革,至少在當(dāng)時沒有令人信服的依據(jù)。但是,革命派對暴力革命抱有的絕對信心也令人擔(dān)憂,因為發(fā)動暴力革命的基本前提,是絕大多數(shù)人民的支持,而在當(dāng)時的中國,有多少民眾理解并支持革命黨人的暴力革命?一旦喪失了這個前提,暴力革命如果興起,梁啟超所擔(dān)心的的確被后來中國政權(quán)更易、軍閥混戰(zhàn)的歷史所證實。梁啟超認(rèn)為:“中國今日,固號稱專制君主國也,于此而欲易以共和立憲制,則先必以革命,然革命絕非能得共和而反以得專制?!彼囊罁?jù)是:暴力革命就是用武力奪取天下,那么這個天下仍然要用武力維持,沒有哪個武力政府愿意把政權(quán)交給沒有武力的人民。對此,革命派反駁說,美國暴力革命后,華盛頓自愿放棄武力接受民選總統(tǒng),就是成功的先例。但是,革命派的辯駁顯然忽視了一個前提:美國暴力革命發(fā)生前,其十三個州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自治制度,這與在專制制度下發(fā)動暴力革命完全不同。最后,雙方在具體問題上展開了激烈交鋒:孫中山曾設(shè)想,革命成功后,要經(jīng)過幾年的軍政府階段,才能過渡到憲政體制;而梁啟超尖銳地指出:掌握武裝力量的軍政府有的是辦法讓人民盡義務(wù),可手無寸鐵的人民有什么辦法讓軍政府盡義務(wù)?

所謂暴力與改良問題的深層癥結(jié),是民族問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