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5年前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召開第18屆世界石油大會時,國際油價僅為60多美元/桶,3年時間上漲了近80美元/桶。因此,在當前油價持續(xù)高燒的背景下,油價問題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來自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的能源部長,以及4000多名政府官員、企業(yè)代表和專家學者熱議的話題。整個世界石油大會都在爭吵石油的高價到底是由產油國產能不夠、中印勁爆的需求、期貨投機勢力,還是美元貶值所致。
2008年6月22日,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在其西部港口80美元以上的高位,30美元的石油價格已經一去不復返。
"明年油價還會往上漲。按照目前每漲3.5美元上一個臺階,然后停一停再繼續(xù)漲的趨勢,明年破百幾乎是板上釘釘?shù)氖聦崱?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說。他認為,今年國際油價沒有破百已經算"運氣不錯"了,因為高油價對實體經濟會造成傷害,對全球經濟復蘇不利。林伯強說:"預計明年在某一時點漲到100美元以上是肯定的,不排除在某一時點甚至突破110美元,但是否會站穩(wěn)在100美元以上還很難說。畢竟,今年的平均油價也只有80美元,明年平均油價可能會站上90美元平臺,但要真的達到100美元平臺還需要一個過程。"
根據(jù)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的計算,2010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約為每桶80美元,較2009年每桶62美元大幅上漲。該機構還預測,2011年國際原油價格水平將較2010年有所上漲,超過每桶90美元的可能性較大。此前,多家國際機構已預測2011年國際原油價格有可能再度沖擊高位。
推動油價上漲的三大因素是經濟復蘇進度、美元貶值以及供需基本面。由于預計全球經濟將會有較高增長,美國能源部調高了對2011年全球原油價格的預測,預計WTI平均價格為每桶86.08美元,比去年11月的預測提高了0.91美元。國際能源機構首席經濟學家法提赫·比羅爾近日也表示:
"低油價"時代已經結束,油價很可能在2011年再次"破百"。此外,投資銀行美銀美林和高盛也分別作出2011年國際油價或突破每桶100美元的預測。而在林伯強看來,如果全球經濟復蘇到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則油價攀升至150美元也毫不稀奇。
如今,國際油價已逐漸恢復到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資產泡沫泛濫、實體經濟繁榮時期的水平,但當前世界各國的經濟現(xiàn)狀卻還遠不及當初,為何油價卻能特立獨行?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董秀成說:"油價上漲很大程度上還是美元貶值的預期造成的。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使得美元貶值不可避免,繼而推漲以美元計價的國際油價。而印度、中國的石油消費日益增加則是拉動油價上漲的一個剛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