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IT圈的朋友聊的比較多的一個問題是:信息化項目上馬了之后,如何能夠保證項目成功地實施下去,達到應用最大化的目的?也巧,在前段時間的一個雜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CIO怎樣“營銷IT”》,講述的是神州數碼鄭小維女士將IT項目作為營銷項目來做的故事。看到這篇文章,眼前不由一亮,覺得這篇文章解決了我們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的IT項目上馬容易下馬難的問題。怎么這么說呢?因為要老總點頭實施一個項目容易,但是,如果項目上去了,達不到預期效果的時候,下來可就難了,雖然說項目不成功的原因有千千萬萬個,但是,這與人生病的病癥有千千萬萬個是一樣的,身體素質不好是主要原因,而在企業(yè)里信息化文化不好也是項目不成功的深層次原因。
NBA及韓劇帶來的信息化啟示
NBA賽事、好萊塢電影、《時代》雜志、EPSN體育新聞、《財富》論壇為什么可以席卷全球,讓全地球的人都為之關注?記得當年熱播的韓劇《大長今》更是占據了國內媒體娛樂版大幅版面。在中國,因為韓劇、韓流,人們潛移默化地對韓國文化有了親近感,韓國成了出國游主要目的地之一,韓國飲食是流行時尚,韓國服飾更成為從南到北的服裝店標簽。由此讓人不得不驚嘆韓國文化潮流對其經濟輸出的作用。我也就在想呀,如果我們把企業(yè)的信息化文化做成跟美國文化一樣強勢,并在全球推廣;如果把一個企業(yè)的IT項目做成跟韓劇一樣精致受大眾歡迎的話,何愁企業(yè)信息化的“大業(yè)”不成呢?
DRP項目的上馬,對于每個CIO來說,總是有充分的理由說明其所能夠體現的價值,也總是經過慎重考慮之后才會去實施這個項目的,否則說服不了自己、說服不了老總、說服不了IT部門的同事,這個項目是沒有辦法開展的。但我們還面臨著一個最難說服的人群是誰呢?那就是說服我們的廣大員工,他們同時也是IT部門的客戶,就說成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也不為過,他們能否接受并深入應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成功的指標。我們急他們所急,為他們花費心機利用IT工具解決業(yè)務難題,這種立竿見影的項目應該來說實施起來都是比較順暢的,畢竟這些好處對于他們是實實在在的呀;但是,如果我們站在控制成本、節(jié)省資源、規(guī)范流程的角度去實施項目的時候,往往IT部門就會發(fā)現做的是吃力不討好的苦力活了。
所以至今為止,很多企業(yè)不敢上馬DRP系統(tǒng),就是因為這種項目的周期較長,如果企業(yè)沒有好的信息化底子,廣大的員工是不會買這個賬的。雖說數量的問題可以通過制度來進行強制性要求,但知識與數據本身就是軟資產,講究的還是質量以及利用率的問題,這就不只是制度能夠解決的問題了。如果需要解決這個問題,那作為一個CIO,平時就需要考慮在塑造企業(yè)文化的同時,將信息文化也一并進行輸出了。所謂的信息文化輸出,改用一句營銷的老話,可以說成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無論用任何方式進行信息文化傳播,引導企業(yè)相關人員的信息化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