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道箴言
擺在學生面前的大問題是如何教會學生快樂、自主地學習。因為教給學生知識只是開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才是教師的最大任務。
——克里斯·蒂沃德(新西蘭)
■打招呼有技巧,瞬間突破感情隔膜
在口才學中,交際口才訓練的第一項內容,就是打招呼的技巧。因為打招呼是否得體,決定了第一印象的好壞。教師與學生在課前打招呼時,要想給學生留下好印象,不僅要有平等的態(tài)度,誠懇的語言,還要面帶微笑。
教師在課前創(chuàng)設自然和諧的教學氛圍,會使師生之間彼此充滿了愛意。學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師的想法,教師也不用把自己的觀點強塞給學生,而是在其樂融融的聊天、談話中讓學生自動參與、樂于表達,并使他們說真話、表真情。教師以平等心與學生交流,使學生有了輕松愉快的心境,他們就能放飛想象力,放飛思維,積極有效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
江西省著名特級教師熊海濱,潛心教學口才的研究,逐步形成“樸實靈動、情滿課堂”的教學風格。他在參加全國第六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中是這樣與同學們打招呼的。
熊老師:同學們,咱們又見面了,俗話說得好啊,一回生二回熟,咱們今天是第二回見面,現(xiàn)在就算是——
學生接著熊老師的話說:朋友!
熊老師笑著跟同學生說:那我這個大朋友就來跟大家打招呼,小朋友,你們好!
學生說:老師好!
熊老師說:不對,怎么能說“老師好”呢。我們再來一次,小朋友,你們好!
學生說:大朋友好!
熊老師一臉高興之色:哎,這回就對了。你們知道我來自哪里嗎?
學生回答:江西。
熊老師:回答正確。昨天短短15分鐘的見面,不知道同學們對我這個大朋友有什么樣的了解,誰來說說?
熊老師審視整個教室對一個舉起手來的學生說:好,你來說。
學生說:從熊老師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中我看到了熊老師的智慧,我覺得這節(jié)課一定會講得非常好。
熊老師:你抓住了我的神態(tài),一下了解了我這個朋友的一個方面,謝謝!
又一個學生說:我覺得熊老師的動作很形象,如果再夸張一點就能當喜劇演員。
學生們笑了起來。
熊老師說:哎喲喲,真好,你能從我的動作了解我這個朋友,還有嗎?
又一個學生回答:熊老師我覺得您的言談舉止很隨和,尤其你那雙大眼睛眨呀眨的,顯得既斯文又頑皮,我很高興交你這個朋友。
熊老師說:我一定交你這個聰明的朋友。哎呀,大庭廣眾之下這樣夸你們的熊老師,我都不好意思了,還有誰想說說我這個大朋友。
學生說:老師,第一次見您我覺得您很文靜,如果再加上個眼鏡,就更文質彬彬了。
眾笑。
熊老師:孩子,我告訴你一個小秘密,熊老師原來可是戴眼鏡的。好了,經過幾分鐘短短的聊天我們都非常熟悉了,你們跟朋友聊天是不是這樣的?坐得端端正正?不用,今天我們就像朋友一樣,敞開自己的心扉,好不好?
學生齊聲說:好。
熊老師的招呼似乎有點兒長,但是用打招呼的方式使學生對自己從陌生到熟悉,完成心理溝通這個過程來看,是值得花幾分鐘來進行課堂環(huán)境建設的。
事實上,學生與陌生的教師缺少認識與交流,由此產生課堂上的對立情緒是司空見慣的事。關于這一點,即便是師生關系比較隨便的美國教師也心有余悸,也需要想辦法進行心理層面上的突破。有位美國女教師到一所高中去代課,為了防止課堂出現(xiàn)敵對情緒,她采用讓學生采訪自己的方式,讓學生快速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美國女教師瑪莉亞來到課堂后,介紹過自己的名字后,就讓學生對她進行5分鐘的采訪,可以針對她本人提出各種感興趣的問題。學生們聽她發(fā)出這樣的“指令”很興奮,十分踴躍地進行采訪。學生問了她這樣幾個問題:你結婚沒有?你有孩子嗎?你和你的孩子相處得好嗎?你初戀時多大?你有沒有考試不及格或留級的經歷?你曾經酗酒或吸煙嗎?你曾經做過的事情中有哪些事讓你感到驕傲?針對學生這種私人化的采訪,瑪莉亞都十分認真地回答。
瑪麗亞通過這種方式與學生交流后,她在學生的眼中是個活生生、充滿情趣的人,而不是板著面孔的代課老師,結果在她講課的一星期里,師生之間的互動總是十分和諧又令她難忘。
課前打招呼這短短的幾分鐘,不僅是教師機智的體現(xiàn),還是教師知識儲備、語言特色和教育理念的體現(xiàn)。如果把一堂新課比做一支樂曲,那課前打招呼則好比定調、試音。利用幾分鐘時間進行精彩又恰當?shù)臏贤?,不僅能開啟學生的心靈之窗,點燃學生的思維火焰,還為師生默契合作架起第一座橋梁。凡是有經驗的教師,都非常講究課前打招呼的藝術,一段趣味橫生的“招呼”會讓一堂好課錦上添花,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