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對象:相飛,男,19歲,陜西周至縣馬召鎮(zhèn)人
人物群體:快遞員
人數總量:北京有400多家快遞公司,20萬~30萬快遞員
群體特征:在各辦公區(qū)、居民區(qū)間遞送信件、物品
月均收入:1000元左右
“攔截”相飛3次,每次都是以“您好”這樣的開場白開始,又立刻以“再見”這樣的問候語結束,以至于想多跟他說句話的時間都不給。相飛的時間按秒算,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必須爭分奪秒。
想問相飛的手機號,也被他拒絕了,他說自己沒錢,沒買小靈通,手機是為了方便和公司、老家聯系他才配的。
但經不住我軟磨硬泡,相飛還是答應,等他晚上送完件,在石景山石槽站邊的一家小飯館見,那是他經常吃飯的地方。20點30分,相飛騎著他那輛已辨不出顏色的自行車準時到了。他麻利地停好車,“沒遲到吧!”相飛得意地問。從廠橋到這里的路不近,相飛說半小時前剛送完最后一個件兒,他騎車實在是神速。
“干我們這行,遲到是大忌?!北本┒萝囂珔柡α?,剛工作的時候,相飛坐公交車送件,可堵起車來,哭爹喊娘都不靈,客戶的件兒送不到,不僅挨公司的訓斥,客戶的投訴也是少不了。對于相飛來說,打出租車是奢侈的想法。按公司規(guī)定,快遞員每送一個件,公司會按距離遠近付給他們1~2塊錢的提成,多送就能多提。底薪是固定的,一個月550塊錢?!?000塊錢夠打幾次車?”相飛笑問。相飛每月的收入,完全捆在自己的兩個車輪上了,最多的一個月,他送了302個件,這在他們公司可是個紀錄,至今無人打破。那個月,他領到了1400元的工資。
一年前,他還在鎮(zhèn)上打零工時,表哥告訴他自己所在的北京快遞公司缺快遞員,條件是熟悉北京的地形、街道地名和標志性建筑物,初中以上并具備一定的普通話溝通能力就可以。前一個條件可以慢慢適應,后面的條件,相飛都具備。2005年10月,相飛跟著表哥來到北京,進了表哥工作的這家快遞公司,3個月的試用期過后,相飛迅速成為公司的主力之一。
相飛每天的工作任務就是取件和送件,早上7點30分到公司領單,8點準時出發(fā),收工時間不固定。按照客戶的要求收取并送達,貴重的快件送達后,要打電話回客戶那里告之。相飛說:“不是貴重的快件我也打,這樣可以讓客戶放心,我一般都是向收件公司借電話,很少有人拒絕的?!?/p>
自行車是這個行當必備的工具,相飛把他那輛破自行車稱為“奔馳”,連續(xù)丟了3輛二手自行車后,相飛對這輛車疼愛有加——不擦不洗,用相飛的話說“車越破,丟的可能性越小?!薄暗貓D是我們這行的‘指南針’,平時我們可沒有工夫問路,就是有時間問,也很少有人會告訴我們。水得自己提前準備好,我一般一天要喝兩瓶,要是每天花4元錢喝水就不劃算了,相當于兩趟快遞白送了?!毕囡w包里兩個礦泉水瓶里還存有喝剩的茶葉殘渣。
“我們干的雖然是體力活,但得動腦筋,先去哪后去哪都要有計劃,不能亂,也不能繞彎路,更不能背太重的東西送取件,那樣會影響速度。”按照相飛的速度,一天至少要跑一二百里路。“趕時間我倒不怕,就怕碰上雨雪天,一些大件貨物不好送,如果損壞了是要照單賠償的。你說一天才賺多少,碰到這時候,除了多加小心以外,也只能碰運氣了。”相飛淡淡地說。
做快遞,沒有休息日,哪家快遞公司都是如此。休息會影響快遞公司和個人的收入,相飛也沒有聽說雙休日給雙薪這一說,他只知道只有出全勤,才能拿全薪。
盡管相飛的快遞業(yè)務很過硬,但他也時刻能感受到這行的壓力,相飛說:“4月份,我到一家外國人開的公司送快件,秘書不在,外國人跟我說話,我聽不懂,結果就丟了那家公司的業(yè)務。以后再有這樣的件,公司都不派我去了?,F在北京的快遞公司太多了,競爭相當激烈,相互間都在搶業(yè)務。我聽公司領導說,北京的外資公司和機構也在天天增加,業(yè)務也越來越多?,F在各快遞公司最缺的是有一定外語口語基礎的快遞員。外語我不行,可我弟弟的外語不錯,下個月,我準備讓我弟弟也來北京送快遞,他今年沒考上大學,讓他來北京,攢一年學費復讀,順便也能教我點外語。在這里出苦力總比在家待著強,在老家就是有力氣也沒處使。”
相飛每天的生活都是這樣度過:從一幢樓趕往另一幢樓,在北京城里不停地穿梭,和時間賽跑?!凹依锶丝偰钸段?,讓我注意安全,可我們本身就賣苦力的,干這活兒,把命都拴在自行車上了。公司也沒給我們上保險,哪天說沒就沒了。唉,干一天算一天吧!”
相飛說,現在是沒時間,等有時間了,也想像其他年輕人一樣,找找對象,談談戀愛。等把北京城跑熟了,以后做調度、做老板,像北京人一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