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jié)“中間地位不能吸引我”(6)

大國復興之路 作者:張小勁


作為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重要支柱,印俄的軍事合作關系發(fā)展迅速。印度要實現(xiàn)大國戰(zhàn)略,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為后盾,而俄羅斯是印度最大的軍火供應商,印武器裝備的70%來自俄羅斯。目前印俄雙方已從簡單的武器買賣關系向合作研發(fā)和制造高科技武器裝備方向發(fā)展。正如美國學者分析的那樣,“印度的精英們堅信,俄國保持強大,以抗衡美國和中國,符合印度地緣政治利益。俄國則認為出現(xiàn)一個強大的印度同樣對它有利,可形成多中心的均勢,而不是由美國來主宰世界,完全符合莫斯科和新德里雙方的利益?!?/p>

作為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印度曾與中國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并高唱“中印人民是兄弟”的友誼之歌,在國際關系中樹立了友好合作的典范。但1962年因邊界問題而引發(fā)的沖突使雙邊關系急劇惡化,降至“冰點”。直到1988年年底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訪華,才打破了兩國長期僵持的堅冰。正是在這次訪問中,鄧小平同志為發(fā)展兩國關系指明了方向,即在“亞洲世紀”中求得互利發(fā)展。1988年12月21日,在與來訪的印度總理拉·甘地的談話中,鄧小平說:“中印兩國不發(fā)展起來就不是亞洲世紀。真正的亞太世紀或亞洲世紀,是要等到中國、印度和其他一些鄰國發(fā)展起來,才算到來?!彼€強調指出:“中印兩國如果發(fā)展起來了,那就可以說我們對人類做出了貢獻。也正是在這個偉大的目標下,中國政府提出,所有發(fā)展中國家應該改善相互之間的關系,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中印兩國尤其應該這樣做?!雹?/p>

之后,中印兩國關系開始穩(wěn)步發(fā)展。首先,兩國成功地超越了冷戰(zhàn)。1993年,兩國簽署了意義深遠的《關于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qū)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xié)定》。在這個協(xié)定中,中印雙方除了重申“兩國邊界問題應通過和平友好方式解決”和“雙方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外,最關鍵的是,雙方承諾在邊界問題最終解決之前,“嚴格尊重和遵守雙方之間的實際控制線”。 1996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應印度總統(tǒng)夏爾馬的邀請,江澤民主席對印度進行了國事訪問。這是中印建交以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印度。期間,兩國簽署了《中印兩國政府關于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qū)軍事領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協(xié)定》。2003年6月22日,印度總理阿塔爾·比哈里·瓦杰帕伊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6天的正式訪問。期間,兩國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共和國關系原則和全面合作的宣言》。 這份綱領性文件在肯定中印之前簽署的一系列協(xié)議、宣言的基礎上,重新確立了中印關系的目標和指導原則,全面規(guī)劃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合作,標志著中印關系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2005年4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印度,兩國簽署了解決邊界問題的政治指導原則協(xié)定,這是自1981年中印邊界談判以來的第一個政治性文件。2006年11月20日至23日,胡錦濤主席對印度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揭開了龍象共舞的新篇章。

今天,在中印關系問題上,在印度看來,1998年的核試驗至少是改變了與中國之間的力量不對稱,恢復了亞太地區(qū)的力量平衡,特別是因蘇聯(lián)從亞洲抽身而導致的有利于中國的亞洲力量對比局面得到了修正。所以,印度相信,在21世紀的亞太新安全秩序中,印度將能得到美國和其他國家更多的尊重,就像今天的中國一樣。尼赫魯大學的一位學者就指出:“如果說1962年的戰(zhàn)爭是中印關系中的一個分水嶺,意味著兩國關系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以及改變了次大陸的權勢結構,那么,1998年印度的核爆炸則是第二個巨大的轉折點,產生了幾乎同樣的效果。”正因為如此,曾出任印度人民黨政府外交部長的亞西萬特·辛哈才會有下述自信。他說:“有些分析家認為,印中至今將有一場爭奪亞洲霸權的戰(zhàn)斗。他們談論印中之間由于勢力范圍的重疊和兩國決心要成為世界大國而發(fā)生沖突是不可避免的。讓我們徹底揭穿這些理論,并且充滿信心地說,印度不會追求也不會制定基于兩國沖突不可避免的政策。”他又說:“我向在座的各位保證,印度對待與中國的關系的態(tài)度是向前看的,并且持樂觀態(tài)度。印度的政策不是基于畏懼中國的強大,也不是基于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嫉妒。而是基于印度必然走向繁榮和中國必然走向繁榮和強大的信念。因此,為了雙方的利益,兩國不僅要學習共存,而且要學習解決分歧并建立共同點,這才是合乎邏輯和合理的?!?/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