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憑借刻苦誠實、孜孜不倦的個人奮斗精神,獨到的判斷力、果敢的決策力以及敏銳的市場觀察力,善于用人,一步一步地發(fā)展自己的事業(yè)。如今已被列為全球“十大最具創(chuàng)意和成功商人”,并且也擁有了“超人李”、“大哥誠”、“塑膠花大王”、“地產(chǎn)猛龍”、“地產(chǎn)大王”等稱號。
他的經(jīng)商經(jīng)歷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事實:我們的社會中沒有大學文憑、白手起家而終成大業(yè)的人不計其數(shù)。
這些商人沒讀過多少書,卻憑借一股韌性打下了一片天地。多年的從商經(jīng)驗告訴他們,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實際操作。一個人學歷再高,如果不能在商場上打開門路,那就是紙上談兵。做生意要踏實,有一顆上進心,這其實比學歷更重要。
(1)踏實、上進比學歷更重要
許多商人都有打工的經(jīng)歷,做過小伙計。他們忠于職守,不斷進取,過了幾年就坐上部門主管的座椅,成為上下敬佩的人物。時機成熟,則會自己創(chuàng)業(yè),當老板。這種拼搏進取經(jīng)歷告訴生意人,做生意要努力、上進,絕對不能以學歷、金錢、血緣或其他人為關系取得晉升機會。對自己的員工,要多加訓練,不能總是提自己過去的學歷。要讓每個人都明白:只要一邁進做生意的門檻,學校的文憑就隨即成為一張廢紙。
(2)重學歷,更重實力
把學校的文憑比喻為一張廢紙,并不是說不重視人才,看不起學歷高的人。恰恰相反,他們需要人才,重視人才,但是更看重實力。在實力與學歷之間,公司通常更看重你的操作能力,能否在工作中獨當一面。在他們眼里,學歷只是一個人受教育的時間證明,無法證明一個人真有實際的才干。
(3)在文憑與水平之間找到平衡點
工作能力比學歷重要。在招聘選拔人才時,千萬不要被對方的學歷文憑和天花亂墜的自我介紹所迷惑,真正要考察的是他的實際工作能力。要知道,只有他的工作能力才能給你的事業(yè)創(chuàng)造價值,才是對你真正有用的。李嘉誠認為,在人才成為第一資源的今天,管理者要在文憑與水平之間找到平衡點。
做人第一,賺錢第二
一夜暴富的人比比皆是,但是把生意持續(xù)做下去,把公司做強、做大、做精、做久,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茶樓卑微的跑堂者,五金廠普通的推銷員,到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創(chuàng)造了一個神話。不過,李嘉誠也是人,不是神。這位商界大佬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呢?
香港一家媒體,曾經(jīng)做出了這樣的評價:“李嘉誠發(fā)跡的經(jīng)過,其實是一個典型青年奮斗成功的勵志式故事,一個年輕小伙子,赤手空拳,憑著一股干勁兒勤儉好學,刻苦勤勞,創(chuàng)立出自己的事業(yè)王國?!?/p>
不過,李嘉誠認為,自己事業(yè)有成的真正原因是“懂得做人的道理”。他多次說過這樣的話:“要想在商業(yè)上取得成功,首先要會做人,因為世情才是大學問。世界上每個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歡和你交往,那才是最重要的。”
開發(fā)了塑膠花業(yè)務后,曾有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訂貨。不過,對方有一個條件,必須有實力雄厚的廠家作擔保。這對白手起家、沒有任何背景的李嘉誠來說,無疑是一個嚴峻挑戰(zhàn)。李嘉誠硬著頭皮,上門求人為自己擔保,最后磨破了嘴皮子,還是一無所獲??磥砩庖轀?,他只得對外商如實相告。
結果,外商被李嘉誠的誠實打動了:“說實話,我本來不想做這筆生意了,但是你的坦白讓我很欣慰。可以看出,你是一位誠實君子。誠信乃做人之道,也是經(jīng)營之本。所以,我相信你,愿意和你簽合約,不必用其他廠商作擔保了?!?/p>
更讓人意外的是,李嘉誠拒絕了對方的好意,他說:“您這么信任我,我非常感激!可是,因為資金有限,我確實無法完成您這么多的訂貨。所以,我還要遺憾地說,不能跟您簽約?!?/p>
極富戲劇性的變化讓外商大為感慨。他沒有想到,在“無商不奸、無奸不商”的商場里,還有李嘉誠這樣的誠實君子。于是,外商當即決定,即使冒再大的風險,也要與這位誠實做人、品德過人的年輕人合作一把。最后,外商預付貨款,幫助李嘉誠做成了這筆買賣。
做一名成功的商人,有一個精明的頭腦遠遠不夠,還必須在做人處世方面有過人之處。李嘉誠在商業(yè)上的成功,與其說來自精于計算,還不如說是做人的勝利,是他誠信待人、廣結善緣的結果。
(1)注重自己的名聲,這對經(jīng)商非常有幫助
李嘉誠在生意上的成功,得益于他注意加強個人修養(yǎng)——既保持了好名聲,又表現(xiàn)出勤懇的一面,和每個人都能融洽相處。他說,在做人方面得到了別人的認同,就容易贏得合作,從而在事業(yè)上有所建樹。
比如,在與人交往上,李嘉誠非常注重待人謙和。中國自古就有“和氣生財”的說法。大家關系好了,才有合作的可能。所謂“和”就是與人為善、相互幫襯。無論對待生意上的合作伙伴,還是對待身邊的員工,李嘉誠都平易近人,為人處世讓各方都滿意。這幫助他在生意上取得了更大成就,令他的事業(yè)蒸蒸日上。
追隨李嘉誠20多年的洪小蓮,談到李嘉誠的合作風格時說:“凡與李先生合作過的人,哪個不是賺得盤滿缽滿!”加拿大名記者John Demont對李嘉誠的為人贊嘆不已:“李嘉誠這個人不簡單。如果有攝影師想為他造型攝像,他是樂于聽任擺布的。他會把手放在大地球模型上,側身向前擺個姿勢……”
李嘉誠總是說:“要照顧對方的利益,這樣人家才愿與你合作,并希望下一次合作?!弊鋈说某晒?,讓李嘉誠財源廣進。
(2)當生意更上一層樓的時候,絕不可貪得無厭
對于每一名經(jīng)營者來說,能夠把生意做大,是夢寐以求的事情。這不僅能夠帶來更多的利潤,還標志著自己事業(yè)的最大成功。但是,李嘉誠卻對此保持著一種警惕。他說:“作為企業(yè),在生意順利的時候,連續(xù)擴張后要切忌加大投入,絕對不能過分貪婪?!?/p>
俗話說:“事不過三?!比绻腥甑暮媚昃埃话闳送鶗疵財U大經(jīng)營,以致造成投資戰(zhàn)線過長,攤子鋪得過大,往往在后續(xù)經(jīng)營中埋下經(jīng)營的危機。從塑料花轉型地產(chǎn),再到多元化的經(jīng)營戰(zhàn)略,李嘉誠推動著自己的公司一步步發(fā)展壯大??梢哉f,沒有做大做強的欲望是不行的。但是,這種欲望,應該是向上的動力,而不是盲目的貪婪。
其實,當生意做大、財源廣進的時候,李嘉誠感受到的不僅是欣喜,更有一份警惕。他時刻克制著自己的貪心,用“理性”這種美德保證了決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避免了企業(yè)在發(fā)展中翻船?!按笄澳曩嶅X了,前年賺到了,去年也賺錢了,如果今年還能賺到,那就太好了??墒?,這個世界沒有那么順利的事,賺了三年以后,第四年是不是還會賺呢?所以經(jīng)商時應該有‘賺了三年就退回一年份’的想法才好?!?/p>
(3)千萬別傷害別人的尊嚴
李嘉誠認為,經(jīng)商賺錢只是一個結果,背后隱藏的是如何做人做事的學問。金錢絕對不是萬能的,做生意的過程中,與別人打交道,一定要丟掉對金錢的迷信,從尊重、信任出發(fā)建立關系,發(fā)展業(yè)務。他說:“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哪里都有,千萬別傷害了別人的尊嚴。尊嚴是非常脆弱的,經(jīng)不起任何的傷害。”
在李嘉誠看來,對待部屬的關心應該多于物質的刺激,在物質激勵的基礎上,用尊重、信任和關系贏得合作。而對待商業(yè)伙伴,也要超越資本實力的大小,用一顆平等的心來面對。這樣一來,才能讓人服氣,令自己在所到之處游刃有余。
不可否認,經(jīng)商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但是如果只看到“金錢”,而忽視了人性,那么這樣的老板就不算高明。其實,做生意離不開做人,要善于和人打交道,照顧到人的心理、尊嚴,才能處理好各種關系,贏得訂單,才能充分發(fā)揮人力資源的價值,創(chuàng)造更大的效益。
李嘉誠的從商經(jīng)驗是,重視人的尊嚴,堅持最起碼的人際溝通原則,不僅讓對方獲得更多利益,更要注意在心理上讓對方獲得被尊重的滿足感。對生意人來說,如果有驕傲自大心,那么就應該及時、主動調整自己的不良心態(tài),增強自己對人性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