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孩子“不怕”,得從童年開始

好媽媽是最好的老師 作者:晨曦


孩子生來不畏懼這個世界,不要讓孩子有怕。所有害怕的念頭可能是媽媽的神情,可能是來自一句暗示,也可能來自父母不經(jīng)意的聊天。

麗文對我說,她很害怕貓,不光怕活物,也怕圖片,尤其是害怕貓的眼睛。麗文對我說她自己也知道她這是心理癥結(jié),也很困擾,但克服不了。她說可能是小時候受過驚嚇吧。她說自己小時候半夜起來屋子里很黑,突然看見遠(yuǎn)處一雙圓圓的綠色的眼睛盯著自己,隨后聽到貓叫的聲音。麗文嚇得大叫起來,她的母親起來哄了她半天,原來是鄰居家的貓半夜跑到她家里了。從那以后,麗文見到貓就渾身發(fā)抖,即使白天看見了也是害怕,并深為此事苦惱,麗文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有這類困惑。尤其女孩子,很容易害怕一些事物,這方面麗文就很留心,盡量讓女兒妞妞什么都不怕。麗文經(jīng)常帶著妞妞去動物園觀察和欣賞各種動物,老虎、大象,甚至玻璃箱里的蛇和蜘蛛。

妞妞在看到貓的一瞬間時,一開始也是有些躲,麗文覺得不能讓孩子有自己的那種恐懼心理了,就讓先生帶著妞妞接觸貓,妞妞在爸爸的引導(dǎo)下,慢慢就接受了?,F(xiàn)在妞妞一點(diǎn)都不害怕貓,也不害怕別的小動物。有些小動物妞妞不喜歡,但最多是不用手去抓它們,不需要忍受任何懼怕的痛苦。

這方面麗文親身悟出了幾條經(jīng)驗(yàn),我給媽媽們整理出來:

首先,大人害怕什么,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來,尤其是孩子六歲以前。妞妞小時候,麗文從來不讓女兒知道媽媽害怕貓。在給妞妞講故事時偶然會在書上遇到。要是按以前的樣子,麗文會嚇得一下子把書扔掉;但為了不嚇著女兒,就硬是忍下來了,找個借口趕快翻過這一頁就是了。要是妞妞和先生一起看畫冊或者科普電視節(jié)目時,麗文只是假裝去做別的事,不讓孩子知道媽媽是因?yàn)楹ε虏挪缓退黄鹂础F涠?,如果孩子已表現(xiàn)出害怕什么,要創(chuàng)造機(jī)會讓他慢慢接觸那個東西,一點(diǎn)點(diǎn)接受,如果能想辦法讓他接受了第一次,以后就會越來越容易。其三,不要出于保護(hù)孩子而強(qiáng)化他對某種東西的恐懼,只要轉(zhuǎn)移注意力就可以了。比如孩子表現(xiàn)出對某種東西害怕時,不要以憐愛的口氣安慰孩子說“不要怕,我們不怕它”,這種安慰是一種無意識的獎賞,讓他覺得害怕是應(yīng)該的;而應(yīng)該用輕松的口氣談別的事情,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讓他覺得家長沒在意他的恐懼,這樣他就會覺得自己的恐懼可能沒必要。

還有一點(diǎn),媽媽們不要當(dāng)著孩子的面,對別人說孩子怕什么東西。大人這種議論會更加強(qiáng)化他的恐懼心理。

好像有一種說法,在所有消極感受中,比如悲傷、焦慮、壓抑等,懼怕是最折磨人的。人生“無怕”也是一種難得的境界,這需要從童年開始,從具體的小事上開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