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從又愛又恨,到不愛只恨的中國足球隊,為什么每次大賽的成績都讓人眼球和心臟一起跌碎?除了技戰(zhàn)術水平和球員的個人素質(zhì)外——準備工作上的差距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去年亞洲杯,當西亞國家?guī)缀跄軐⒅袊牭谋荣愪浵窨礌€的時候,國家隊還沒有拿到對手正式比賽的錄影帶。結果,可想而知。
對于求職和面試來說,企業(yè)的簡介,文化,崗位要求。以及對適應崗位要求的人的具體要求都要摸透。千萬別小看招聘海報和招聘要求。很多人就是因為對此漠不關心,一掃而過,最終吃了大虧
曾經(jīng)兩個同學來參加光線傳媒的面試。一個人經(jīng)驗較多,而另一位經(jīng)驗較少。我們錄取了另一位。人事問失敗的那位求職者,你覺得你失敗在哪里——他說,我覺得我不應該面對你們的時候,僅僅憑口頭去闡述我能做什么,擅長什么。
而那個最終取得勝利的同學,準備的相當齊全。他幾乎是拖著一個旅行箱去的,里面有他攝影的作品,發(fā)表的文字作品,以及個人的簡介。除此之外,還準備了U盤,因為擔心招聘單位不習慣,或者沒有時間去看這些紙質(zhì)的東西。
也許你準備的這些東西,考官和招聘單位在跟你談完之后,根本不會花費多少時間去看??墒悄阋琅f成功了,原因在于,你給了對方一個態(tài)度,并且有理有據(jù)的展現(xiàn)了自己,讓你看上去更加的可信,務實。
不僅僅是在面試,入司的時候,這些是必要的。談起我個人的經(jīng)歷,我對這種準備也很有感觸。
我在光線還是一個小“角色”的時候。忽然有一天,老板打電話給我,他問:“劉同,你知道不知道《浮沉》這本書?”
當時杜拉拉升職記正在火爆。作為集團下面有自己電影公司的傳媒,老板問這個問題,顯然不是對這本書關注。他想知道的是更多的東西。
我可以不做任何準備,直接回答老板,知道。這本書還不錯的。也許這件事情就此過去了。老板以后不會再詢問我任何和我工作沒有直接關系的問題。
但是你要知道,這樣的話,等于你就失去了一次機會。
我做了什么?我找來了《浮沉》,咨詢了出版界的朋友。再聯(lián)系到了出版社。同時拿到了作者的聯(lián)系方式,同時問明白了作者的改編版權是否已經(jīng)賣了出去。
同時,在其它出版社的朋友哪里,我得到了消息,有本叫《圈子圈套》的書,以男人的角度來描寫職場,最近銷售的也很火爆。同時也拿到了作者的聯(lián)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