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體育明星為何與冠軍失之交臂?(15)

超常發(fā)揮 作者:(美)西恩·貝洛克


正如在任何高壓的情況下,當運動員擔心那些持續(xù)存在的負面預期時,他們就會更加小心翼翼地對待比賽過程中的每一步以確保成功。結果“分析性麻痹”發(fā)生了。有趣的是,讓高爾夫球手們推桿快一點以至于沒有多余時間思考會抵消一部分“分析性麻痹”的影響。同樣如果你能轉移球手們的注意力,比如可以讓他們在推桿之前從3倒數,他們在消極成見面前就會表現得好一點。有時候心急也可以吃到熱豆腐,分心也有它的好處。在下一章我將詳細介紹一些可以中和壓力的技巧。

徹底擺脫推桿麻痹癥

米婭的爸爸把他在高爾夫球推桿草坪上的焦慮比做一場精神紊亂。事實上自從他開始每天都玩高爾夫球以后,他在精神上的那場比賽中就已經徹底失敗了。現在,有時候當他覺得自己推桿將要不進時,他就會感到自己的右手在顫抖。他經受著無論是在草坪上,還是在俱樂部里大家都不愿談及的事實:米婭的爸爸患有高爾夫球推桿麻痹癥。

大部分人之前都可能聽說過體育運動中的易普癥,但它究竟是什么呢?從最基本的層面講,推桿麻痹癥就是由于心理原因破壞了臨場發(fā)揮的能力,導致施展自己熟練的運動技巧時,人會不由自主地抽搐、顫抖,甚至痙攣,以至于影響到運動技能的發(fā)揮。通常情況下說到易普癥,都是指在高爾夫推桿比賽中的推桿麻痹癥,然而在其他運動中這種焦慮癥也會出現。在射箭比賽中,這種易普癥有個新名稱:靶心恐懼癥或靶心腦熱癥。但正如高爾夫球場上一樣,這個詞實在是太令人恐懼了,以至于運動員們都不愿大聲講出這個詞來。紐約揚基隊的前二壘手查克·科納布勞克突然之間發(fā)現自己再也不能投進一壘位置的時候,易普癥就是這一結果的罪魁禍首。有人甚至推測沙奎爾·奧尼爾令人失望的罰球表現也是易普癥的一種。易普癥已經悄悄潛入并影響到了體育領域以外的活動。

易普癥會使各行各業(yè)的人們備受折磨,影響他們的發(fā)揮,例如音樂家、速記員、牙醫(yī)和外科醫(yī)生等。它更有可能傷害到那些過度使用引導精準運動的肌肉的人。所以米婭的爸爸在果嶺上待的時間一長,推桿麻痹癥發(fā)作的概率也就隨之提高,這并不令人驚訝。起初,易普癥被認為是一種和焦慮緊張感相關的單純的心理現象,但研究人員現在認為易普癥也可能是身體原因造成的。事實上,易普癥現在通常被描述成一種肌肉的張力異常,一種神經紊亂,通常以導致身體部位拉傷和痙攣的無意識運動為典型特征。張力異常可以發(fā)生在單一的肌肉群中(局部肌張力障礙)或者是一種更加普遍的方式來影響多個身體部位(全身肌張力障礙)。許多肌張力異常都發(fā)生在一些特定的活動或環(huán)境中,這些活動或環(huán)境往往要求人做一些熟練且要重復多次的運動(例如揮動高爾夫球桿)。肌張力異常的原因往往與基底神經節(jié)和大腦運動傳導通路運轉失常有關,同時也和顱腦損傷、中風有關。

經過對許多已表現出易普癥的高爾夫球手的調查研究,明尼蘇達州梅奧運動醫(yī)學中心的安斯利·史密斯和她的同事得出了一個結論:實際上存在兩類易普癥。第一類易普癥是局部肌張力障礙的一種,第二類易普癥是由于擔心自己的表現從而增加了自我意識和對自我表現的關注度,即分析性麻痹癥。雖然第一類和第二類易普癥是根據過程的不同而定義出來的,前者是從大腦的運動傳導通路開始的,后者是從前額葉區(qū)域開始的,這個區(qū)域十分活躍,試圖控制人的行為,這兩種易普癥的表現形式相似。在高爾夫推桿這種情境下,易普癥發(fā)作的結果是讓你在推桿時抽搐、戰(zhàn)栗或僵住,最終會嚴重影響你的發(fā)揮。史密斯把這比做手腕痙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