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猶太民族,父母通過早期的財富教育讓孩子們知道怎樣進行合理投資,怎樣去獲得財富,怎樣去整理自己的財務。通過這些早期教育,為孩子日后的成功積攢下眾多重要的經(jīng)驗?!端镜隆穼懙溃骸敖疱X容易引發(fā)意外,任何人對待金錢都要謹慎,否則就要損失金錢。先要學會看管少數(shù)金錢,然后才可以管理更多金錢,這是最聰明的防止金錢損失的辦法?!碑斔坪蹩梢垣@得大批金錢的投資機會出現(xiàn)時,有些人被它所迷惑,蠢蠢欲動地參加投資,可能導致金錢損失。《塔木德》指出:“本金有安全保障的投資才是第一流的投資原則,為求高利潤而喪失本金的投資事業(yè)是愚蠢的冒險。作為投資者,不要被急于發(fā)財?shù)男那樗杀?,必須要仔細調查研究。當你有了充足證據(jù),而且沒有冒險成分存在的時候,才可以拿出部分金錢去投資。”
英國,能省的錢不省很愚蠢
提起英國人,向來給人們的印象是過于保守,這種作風體現(xiàn)在理財教育方面,則表現(xiàn)為英國人更提倡理性消費,鼓勵精打細算,所以英國人善于在各種規(guī)定里尋找最合適的生活方式。
作為發(fā)達國家,英國人的這種精打細算不完全是為生活所迫。英國稅率和物價都很高,但人們的生活水平并不低,英國人的平均工資折合人民幣計算,每人每月能掙3萬多元。但他們認為能省的錢不省很愚蠢。尤其是善于理財?shù)挠?,年輕的時候,她們積蓄錢財,省吃儉用,熱衷于在各地購買房產(chǎn),退休后,她們把多余的房產(chǎn)出租或出售,獲得大量收入。
自然,英國人把他們這種理財觀念傳授給下一代。理財教育在英國中小學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要求:5~7歲的兒童要懂得錢的不同來源,并懂得錢可以用于多種目的;7~11歲的兒童要學習管理自己的錢,認識到儲蓄對于滿足未來需求的作用;11~14歲的學生要懂得人們的花費和儲蓄受哪些因素影響,懂得如何提高個人理財能力;14~16歲的學生要學習使用一些金融工具和服務,包括如何進行預算和儲蓄。在英國,兒童儲蓄賬戶越來越流行,大多數(shù)銀行都為16歲以下的孩子開設了特別賬戶。有1/3的英國兒童,將他們的零用錢和打工收入存入銀行和儲蓄借貸的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