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3現(xiàn)在就開始提高你的閱讀速度(11)

超級快速閱讀 作者:(德)克里斯蒂安·格呂寧


如果你始終擔心這種突然加快速度的做法會影響理解水平,那你可以試著先完整地做一兩次練習,然后在一分鐘左右的時間里,用你覺得舒服的不影響理解的速度再閱讀一遍,你會發(fā)現(xiàn),盡管自己在這遍閱讀時完全沒有關注速度,但實際速度也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理解水平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有所提高了。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這個神奇的練習既能夠幫助我們加快速度,又能在我們不知不覺中促進理解呢?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來看一個著名的實驗。假設一個人正在高速公路上開車,速度一直保持在每小時180公里左右。一個小時之后,我們把轉速表遮起來,讓他找個出口駛離高速公路,并且試著把駕駛速度降到每小時50公里。幾分鐘后看看轉速表,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汽車的實際速度在每小時80~100公里之間,遠不止每小時50公里。這就是所謂的“高速公路效應”。經過一段時間的快速駕駛,我們的大腦和感官就會產生慣性,在無形中提高了主觀判斷快慢的基準。也就是說,即使一個人平時連每小時100公里的駕駛速度都達不到,但經過一小時180公里的高速駕駛后,大腦就會找到新的判斷基準。這時猛地減慢速度,大腦就會自動把每小時100公里定義為低速。對于我們的閱讀訓練來說,這個心理錯覺效應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們可以有意加快速度來提高大腦判斷閱讀速度的基準線,從而養(yǎng)成新的習慣。

“3–2–1練習”的原理就是要利用我們大腦的這種錯覺,通過越來越短的閱讀時間人為制造出“高速公路效應”,讓大腦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適應越來越快的閱讀速度。當你此后以充分理解為前提閱讀時,你的大腦對速度的感知就有了一個新的基準,使你在不知不覺中達到更快的速度,而且不會感到任何壓力。

當你在每天的訓練時間之外閱讀其他書籍時,你自然不需要刻意加快速度。只要用自己感覺舒服的速度一邊閱讀一邊理解就可以了。你完全不用擔心自己在加快速度之后會影響理解程度,因為你此時的閱讀始終是以理解為前提的。可是,神奇之處在于,盡管如此,你實際的閱讀速度也會比原來的提高許多。隨著訓練的深入,你甚至可以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讀入語義單元的習慣,進一步促進自己對文章內容的深層理解和記憶。

在這里,我還想再強調一次,我們在這一階段練習時的重點是速度,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讀完一定的篇幅,而不是理解。因為要想掌握新的閱讀技巧,首先我們必須超越自己現(xiàn)有的閱讀水平。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勇敢地邁出自己現(xiàn)有的舒適區(qū)。離開自己的舒適區(qū),一方面意味著在大腦中建立新的神經聯(lián)系,另一方面意味著讓大腦建立新的神經聯(lián)系,也就是掌握新的技巧。

每次離開原有的舒適區(qū),都是一次學習新知識的旅程。對于許多人來說,所謂的舒適區(qū)就是喝著啤酒吃著薯片,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但如果想變健康,想減肥,就必須走出自己的舒適區(qū),每天慢跑半小時。想提高自己的閱讀和學習能力,道理也一樣。借助這個練習,我們在短時間內把自己的閱讀速度提高了3倍,這樣一來,我們就從現(xiàn)有的舒適區(qū)向外邁出了一大步。在這個過程中腦神經之間建立了新的聯(lián)系,我們同時學會了一種新的知識或技能。隨著重復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原本刻意為之的動作就會習慣成自然。因此,我們之前提到的潛意識之操作能力就相當于舒適區(qū)擴大了整整一圈。原本位于舒適區(qū)以外的活動,現(xiàn)在就已經屬于舒適區(qū)內的習慣了。這也意味著我們已經可以在不知不覺中用更快的速度閱讀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