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發(fā)明我們自己(11)

科技想要什么 作者:(美)凱文·凱利


總而言之,部落流動性越大,就越傾向愛好和平,因為他們完全可以逃離沖突。而一旦戰(zhàn)爭真正爆發(fā),就會是慘烈致命的。當原始部落的戰(zhàn)士數(shù)量與文明社會的軍隊大致相當時,前者通常會擊敗后者。凱爾特部落打退羅馬人,柏柏爾人重創(chuàng)法國人,祖魯人戰(zhàn)勝英國人,美國軍隊用了50年時間才擊敗阿帕奇部落。勞倫斯·基利(LawrenceKeeley)在關(guān)于古代戰(zhàn)爭的研究著作《文明之前的戰(zhàn)爭》(WarBeforeCivilization)中寫道:“民族史學者和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的事實清楚地表明,原始的史前戰(zhàn)爭和歷史上文明社會的戰(zhàn)爭一樣恐怖,令人印象深刻。實際上,由于原始社會的戰(zhàn)爭更加頻繁,過程更加殘酷,其致命程度遠遠高于文明國家之間的戰(zhàn)爭……文明社會的戰(zhàn)爭是格式化的,注重規(guī)則,危險性相對較低?!?/p>

5萬年前語言革命還未發(fā)生時,世界缺少有重大意義的科技。此后的4萬年,每個人天生就是漁獵采集者。據(jù)估計,在此期間有10億人探究過攜帶少量工具可以走多遠。這個沒有多少科技的世界提供“足夠的”物資。人們可以享受清閑時光和令人滿意的工作,而且感到快樂。除了石器,再沒有別的科技,人們可以近距離感受大自然的節(jié)奏和風格。大自然掌控你的肚子和生活。它是如此巨大,如此豐富多彩,如此親近,極少有人可與之分隔。與自然界和諧相處令人感覺神圣。然而,由于缺乏科技,兒童死亡的悲劇不斷重演。意外事故、戰(zhàn)爭和疾病意味著平均壽命遠遠低于原本應有的一半—也許只有人類基因支持的自然壽命的四分之一。饑餓隨時襲來。

但是最明顯的是,沒有重大科技,所謂的悠閑時光不過是重復傳統(tǒng)生活方式。新事物絕無可能出現(xiàn)。在你的狹小天地里,一切由你做主。但生活的方向只能按照祖先的足跡亦步亦趨,周邊環(huán)境的循環(huán)變化決定了你的生活。

事實證明,盡管大自然廣闊無垠,它還沒有慷慨到讓一切皆有可能的程度。思維可以做到這一點,可它的潛能還沒有充分開發(fā)。一個沒有科技的世界足以維持人類的生存,但也僅此而已。只有當思維被語言解放、被技術(shù)元素激活,超越5萬年前自然界的束縛,更加廣闊的天地才會敞開大門。實現(xiàn)這種超越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我們從中收獲的是文明和進步。

我們和走出非洲的人類還有差異,我們的基因與我們的發(fā)明共同進化。事實上,過去的1萬年,我們的基因進化速度比此前600萬年的平均速度快100倍。不必對此感到驚訝。我們把狼馴化為狗(包括所有種類的狗),并養(yǎng)牛、種植谷物等,這些動植物的祖先已不可考證;同時我們也被馴化了,自我馴化。我們的牙齒不斷縮?。ㄟ@要歸功于烹煮),肌肉變得纖細,體毛漸漸褪去。科技馴化了我們。如同快速改造工具一樣,我們也在快速改造自己。我們與科技同步進化,因此深深依賴于它。如果地球上所有科技—所有最新的刀和矛—都消失,人類的存在不會超過幾個月?,F(xiàn)在我們與科技共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