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種,是獎學金。大部分來由都是你某個校友混出來了,要報答母校,或者某位學校的教職人員非常盡職,大家自發(fā)組織,于是便用他的姓氏命名一種獎學金。每種獎學金的條件不同,例如女性富婆校友建立的獎學金可能會在女學生中選擇候選人。少數(shù)族裔可能會在少數(shù)民族的圈子里面選擇候選人。工科學院畢業(yè)的校友可能從自己的院系挑候選人。這個和選美國小姐一樣,條件眾多??墒遣煌氖?,你可能會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校友愿意捐助母校,這意味著你有多次申請機會。一般來說,這種獎學金和以上三種獎學金最大的不同在于不是每月都有,而是一次性的幾千塊或者更多。
最后一種,就是傳說中的雞肋半獎。有些學校是出了名的喜歡發(fā)半獎。具體操作起來,就是比如你可以免去多少學分的學費,可是剩下的學費和生活費都由你自理。
OK,我費了這么多篇幅給大家介紹這些,就是為了讓我后面的這些小朋友們可以透過薄薄的一張錄取通知書,看到自己將來至少一年或者半年之內(nèi)的財政來源。如同一個小品里面說的"人最大的痛苦就是,人活著,錢沒了",可我要說,"人更大的痛苦是,人在國外活著,錢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