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滿眼盡“春點”,舉目無“江湖”

人間喜劇 作者:徐德亮


●而現(xiàn)在愛說自己是江湖人的人群,只有兩個,一個是演藝圈,一個是黑道兒。

●比如在搖滾青年中常提到的“果兒”,在春點中是“女性”的意思,而且絕不可加兒化音,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變成了略帶痞氣的半流氓化詞語,意即形為放浪的年輕女性,當年的搖滾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尊重女性,但我們不尊重果兒。

沒走進江湖的人,從來也不知道江湖中有這么多的規(guī)矩。

江湖中人最大的特色,就是用另外一種眼神來看世界,他們看到的世界,和正常人是不同的。這有可能是世界的本來面目,也有可能根本就是在江湖人的有色眼鏡下的假象和幻象。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真正用江湖中人的眼睛來看世界的人,混得都不錯——當今社會同樣有江湖,用一句電影臺詞來說,就是“有人就有江湖”。

當年云游客在《江湖叢談》里提到的江湖,有“算卦相面的”、“打把式賣藝的”、“演啞劇的”、“拔火罐的”、“抖空竹的”、“賣刀瘡藥的”、“賣梳篦的”、“變戲法的”、“耍雜技的”、“唱大鼓書的”、“說數(shù)來寶的”、“修腳的”、“耍猴兒的”、“拉洋片的”、“賣藥糖的”、“賣耗子藥的”、“點痣的”、“跑馬戲的”、“玩魔術(shù)的”、“合伙行騙謀財?shù)摹钡鹊葦?shù)十百種行業(yè),各路江湖人物不一而足。

而現(xiàn)在愛說自己是江湖人的人群,只有兩個,一個是演藝圈,一個是黑道兒。這兩個行業(yè)的人都愛說“我已經(jīng)出道兒多少多少年了”。出道兒者,進入江湖也。

說相聲的當然就是江湖人,而且是江湖中整體上混得還不錯的一類人。除了劫道兒的販毒的走私的殺人的之外,從大行業(yè)的整體性而言,可能就屬說相聲的混得不錯了。

混得不錯的,都有他的理由。

江湖中人都有自己的保護色,說懸點兒,它能使你入火不化,入水不沉,它讓你躲春雷夏雨、秋風(fēng)冬雪,它可以讓你避開仇敵的追殺,尋找到能給你幫助的同一類人。與昆蟲會釋放氣體和同類溝通一樣,江湖中人也有,他們用來溝通的氣體就是他們的行業(yè)語言,也可稱之為行話,也就是所謂的“春點”。

春點要是細說起來,可就深了去了。各行各業(yè)都有自己不同的春點。就如同英法俄日各有一種不同的語言,那是不入其門不得其里呢。而各行各業(yè)又都有一些共通的行話,這就好像是世界語一樣,哪國人都懂,但是外星人不懂,一旦有外星人入侵地球,各國人可用世界語聯(lián)系、商量對策而不必擔心外星人能聽懂——在這個比喻中,外星人比喻的是一般性的非江湖人,地球人比喻的是江湖人——如果你還沒搞懂,只能賴我把本來很清楚的東西講亂了。

有的春點現(xiàn)在已經(jīng)極度大眾化了,比如我們常說的“某明星火了,成大腕了?!薄盎稹?、“大腕”本來都是江湖春點,后來被很多民俗作家、記者用去,以至于在社會上發(fā)揚光大。

更有的春點在某些時期傳到了社會上,但是因其使用者的一知半解,衍變出了新的意思。比如在搖滾青年中常提到的“果兒”,在春點中是“女性”的意思,而且絕不可加兒化音,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變成了略帶痞氣的半流氓化詞語,意即形為放浪的年輕女性,當年的搖滾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尊重女性,但我們不尊重果兒?!?/p>

當年江湖中的各行各業(yè),很多隨時代的發(fā)展已經(jīng)煙消云散了,可能保存春點最完整的,就要屬相聲了。但是可惜又可鄙的是,相聲作為一門藝術(shù),藝術(shù)本身的繼承發(fā)展情況,卻并不那么樂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