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三十歲,最怕的是虛度光陰,有這樣的想法,日子怎么過都跟自己擰著。
活下去是一件讓我特別緊張的事情。
我在人群里總是特別沉默,不會說話,后來自言自語都不會了,于是從2007年到2010年,我開始寫《我和我的孤兒》(“孤兒三部曲”第二部,第一部是《阿耳的海豚音》),這本小說格外難寫。
我設想,寫完 “孤兒三部曲”,就再也不要這樣生活,找一塊地去種,吃自己的菜,養(yǎng)自己的鳥兒。
尋找是命。是嗎?
我從小就老想一群好友一起吃吃喝喝過一生,可總我一人兒,一點兒轍都沒有。
一次飯局,一對夫妻吵翻了,丈夫給妻子一個耳光,妻子又給丈夫一個耳光,他倆一下站起身,對視片刻,丈夫又給妻子一個耳光,妻子又給丈夫一個耳光,在座的都嚇傻了,只有我笑了起來。不會說話的人笑得也不對。
小學時全班打我,一直打到中學,我爸對我不錯,只打到我小學就住手了。
有一次跟狗子趙趙他們喝酒,換地兒的路上,我突然對走在前面的狗子踹了一腳。
“你為什么踹我,就因為我長得難看?”狗子當時不解地問。
那是我一路挨打歷史上第一次還擊,趙趙說我有隱藏的暴力傾向。狗子被踹得把住一棵樹,“樹葉嘩愣愣掉落,狗子倒下去的同時碰掉了一塊墻磚?!睆埑诨貞浾f。
王朔說我們這幾代的孩子都有肌膚饑渴癥,有一天我摸了一下自己,差點兒哭了。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那種感覺,就是覺得自己已經死了。中間的一段時間穿過沸沸揚揚的宴會,走下去就是隧道。
沒人可以自救——掀翻命運的自救不存在,唯一的辦法是自悟。
有人一直要說話,有人一直要沉默,都得吃,都得喝。找什么才是對的呢?
《我和我的孤兒》講的是一個人越變越小的故事,小說最后他變成了嬰兒。寫完的時候,我才看到《返老還童》。商店里賣的東西都有被人忽略的靈魂,有時就重疊了。這才是不孤獨。
本來我想寫的第三部小說應該是《幸福有罪》這個樣子,再加點兒東西就是了,現(xiàn)在我打算重新寫一個。
沒有什么為人類做出貢獻,精神的也好,物質的也罷,都沒有,唯有特別沮喪的三個字,活下去。好像是晨曦中透過樹葉的陽光,照進窗子。樹葉在遠處。
佐 耳
于2011年10月10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