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電腦還是個超級稀罕物兒。當時我在某行政機關,二十多個部門,只有一臺四通打字機——這玩藝兒現在恐怕沒有多少人聽說過了,但在當時,卻是高科技,寶貝。打字室甚至專門鋪了地毯,安裝了空調,這可是我們一把手才能享受的待遇??上攵氖?,打字員的地位也很高,各部門有什么福利或是飯局,大半也不會忘了她——誰也不想惹這位姑奶奶不高興,否則她一句“我忙著呢,沒時間”,你急著要的文件資料就打印不出來,等著跳腳去吧。
現在的情況不用細說了吧。電腦已經如此普及,甚至許多人都會隨身帶著一臺“手電”(手提電腦),會打字算什么呢?我得到的消息是,那位打字員,下崗已經好幾年了。
二十多年前,我的一位親戚會修手表和收音機。當時手表和收音機還是家庭重要的大件,所謂“三轉一響”,就是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和收音機,一般家庭有了這三轉一響,就覺得過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這親戚的手藝自然很值得驕傲和自豪。常常是在喝了兩杯小酒之后,就大著舌頭跟我吹牛,說“一招鮮,吃遍天”,何況他是兩招鮮,這一輩子吃香喝辣是板上釘釘了。話里話外,頗有讓我傳承他的衣缽之意。說實話我也不是沒有動過心思,不過后來考上了學,出去讀書,就走上另一條道路了……
這也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如果我當時真去向他拜師學藝,現在又哪有什么手表和收音機讓我修理?
我想,古人之所以說“一招鮮,吃遍天”,可能是因為當時學習環(huán)境差,學一門手藝不容易;而社會發(fā)展又比較緩慢,人們大多是在一個封閉的小圈子里呆一輩子,他的老年和青年時代相比,遇到的人和事都沒有多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擁有一門獨門手藝的人,自然會活得很好,很讓人羨慕。
但是現在,不要說一輩子,就是十年后的事,你能預料到嗎?百度CEO李彥宏甚至說,他無法預料互聯網一年后會有什么變化。你現在擁有的一招鮮,還能吃幾天?去想想那些已經在我們的生命中消失或者基本消失的職業(yè)吧:修鋼筆的、尋呼臺的、補鍋匠、鉛字印刷的排字工人……
我們越來越沒有安全感。我們不知道,我們今天的傍身之技,明天是不是還有用。聊可自慰的是,現在要多學習一門技能,也比從前容易得多。如果有可能,盡量多幾招吧。